文章内容

笸箩、箩床和箩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农村吃的五谷杂粮要依靠石磨石碾石碓进行人工粉碎成面,在这个工序中,有一套器具缺一不可:笸箩、箩床和箩。

笸箩是用来盛面的,近似长方形的柳编容具,长约80厘米,宽约50厘米,深约20厘米。

箩床是用来支撑面箩的。两块3厘米厚、长约25厘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在长边中间截下长约10厘米深约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在每块木板打卯两个,这就是箩床的四条腿。再选两根宽3厘米厚2厘米长约70厘米的木条,两端开榫,分别锲进两块木板腿上的卯里,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箩床了。

面箩是这套器具的核心,木帮圆筒型,直径约40厘米,高约15厘米,箩底是铜丝钢丝或尼龙丝织成的疏密不同的细网,箩网下面还有一个高约1厘米的底圈,用来支撑着箩网免受磨损。

小麦通常是家庭妇女用石磨磨成面粉的。石磨的磨缝大小不一,磨碎的面粉围绕磨底落在磨台上,有高有低,犹如一圈银山。磨完第一遍就要箩面了,先用包头巾把头包严实,再把箩床平放进笸箩里,把箩放在箩床上,从磨台上挖一瓢白面倒入面箩,用手推拉面箩在箩床上往复运动,有时为了产生振动效果,防止网眼糊堵,还要让面箩与箩床发生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咣当”声,里面的面粉随着来回晃荡和振动,细面落进笸箩,这就是头茬面,是招待客人或过节时才能吃的,剩下的粗渣再进行二次乃至三次磨碎,就是所说的“麸面”,其色泽和筋道与头茬面不可比拟,是平时改善生活吃的。

地瓜干都是上石碾碾压成粉,选用网眼较大的面箩,经过数遍同样的箩面工序完成。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随着磨面机械进入农村,那些代表一个时代生产力水平的笨重的石磨石碾石碓渐次退出了历史舞台,甚至被当做大煞之器弃之于沟壑湾底,这些与之配套的箩面器具也自然成为废弃之物,偶尔在一些农耕文化展馆里还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隐珠街道阡上村 刘润清)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