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村、企齐心协力共谋双赢

一个脱贫村庄的“增值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民营企业便是社会扶贫的重要方面,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区扶贫办副主任张辉告诉记者,在六汪镇,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入驻常家庄村,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村庄与企业齐心协力共谋双赢,成为了脱贫村继续“增值”的典型样板。

民营企业搞项目带来岗位与收入

100亩娇嫩的莴苣苗植入田地,300亩西兰花和200亩甘蓝旺盛生长,田间地头的植保作业忙碌进行……9月18日,初秋的西海岸迎来收获季,而在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内,第二个生产季的忙碌却刚刚开始。

“刚种完40亩,还有60亩莴苣需要种植。”55岁的常立会是常家庄村村民,只见他从育苗盘取一株莴苣苗,左手拿木板在田垄黑膜上轻轻一撅,右手随之将幼苗放入刚挖好的小坑,动作娴熟又标准。常立会说,自去年园区建成后,他便与妻子刘明丽来园区务工,每年能有5-7万元的收入。“村里几十号人都在这打工,一天可以收入百元左右。”常立会笑道,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让大伙儿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2018年7月份,作为民营企业的青岛胶河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常家庄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村里1313亩土地建成现在的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园区每年可为常家庄村村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12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六汪镇扶贫办主任孙长兵介绍,除外出打工的村民外,常家庄村剩余具备劳动能力的村民几乎都在园区务工,让大家获得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企业慷慨有担当村民支持给便利

望着成方连片的沃野和耕耘在田坎间的乡亲,48岁的常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孙长国感慨万千:“一年前这里还是沟沟坎坎的农田,其中部分薄地还掺杂着火石,土质贫瘠,产量极低,周边地区水源也很匮乏。”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村民种地收益微薄,如此状况下,青岛胶河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纸流转合同改变了村庄的命运。

不论土地肥沃与贫瘠,也不管地势起伏坑洼,按照1000元/亩的价格,青岛胶河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常家庄村1313亩土地整体流转。“土地状况一般,整体发包流转给出这个价格算很高了,这也真正体现了一个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孙长国感慨道。

项目落地到村庄,仿佛为整个村打开了崭新的大门,村民们无不大力支持。搞农业,充足水源是关键。而园区建立初期,恰恰被“水”拖住了步伐。“一是水资源不足,二是地下水不能直接用于现代农业的蔬菜灌溉,所以我们急需建用于储水的水塘。”青岛胶河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敬礼对记者说。

为保证灌溉水源供应,村委班子紧急为水塘选址,最终确定了两处地点。其中一处占地3亩,涉及3户农户的土地;另一处占地5亩,涉及20多户农户的300多棵树。在孙长国说明原委后,村民欣然为项目让路,水塘施工迅速而顺利地展开。如今,水塘将修建完毕,可以解决近千亩田地的灌溉难题。“企业来帮扶,是有利于村庄长远发展的好事,村民心里都高兴,更愿意为园区发展提供便利。”今年是孙长国任村书记的第15个年头,他亲眼见证着这个小村庄由过去的省定贫困村,发展到如今欣欣向荣的模样。“项目如果有需要,我们仍会再继续努力提供便利。”

企业发展村庄富扶贫富民获双赢

魏毅华是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的技术负责人,见到他时,这个黑瘦的河北汉子正蹲在地头研究灌溉系统。“这下好了!水管从一根加到两根,出水孔也加密,克服了第一生产季的滴灌不均问题,保证30分钟内水肥可均匀到达根系。”魏毅华说,园区配备了26名专业的蔬菜种植技术员,在种植过程中不断摸索适合本地的一套管理技术。原来,发展蔬菜种植并不是常回家农业综合产业园的最终目标。“我们力求在园区发展的初始阶段,探索打造适宜本地的配套设备和种植模式,形成示范效果,让村民在园区务工体验、了解和学习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在园区发展的良好阶段,村民就可用流转土地同样的价格,承租园区设备完善、土质改良后的田地,利用学到的技术进行种植,生产的蔬菜全部由我们按行情价收购,即使当年价格过低,我们也会设置保护价进行收购,力保种植户效益。这样既能进一步培育新型农民,又能更多地添补村民腰包,还扩大了我们企业的生产规模,带来更多效益,最终实现企业发展与村庄致富双赢的良好局面。”赵敬礼告诉记者,产前、产中、产后,企业都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与服务。“也最终让我们的企业由扶贫产业转变为富民产业。”“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希望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速和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张辉说。文/图 王 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