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给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区人社局全力以赴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截至目前追讨欠薪4759万元

□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薛旭燕

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防止群体性欠薪事件发生,维护西海岸和谐稳定,自8月份以来,区人社局积极履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强化事先预防和源头监管,及时化解欠薪隐患,截至目前,已为2540名农民工追讨欠薪4759万元,给农民工吃下了一颗定“薪”丸。

“事前预防”促源头治理

“今天我知道了短期用工要按周支付报酬。”“我们外来打拼的,文化程度低,不懂法,以后有法律问题真能在微信上咨询吗?”日前,劳动用工“事前预防”集中培训走进企业,为工人们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工人们听后争相提问。

连日来,为预防和减少农民工讨要工资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区劳动监察大队切实从抓源头治理入手,深入到施工现场走访农民工群体,调查掌握真实情况,凡农民工工资存在拖欠问题未解决的,直接介入督促解决,提前化解矛盾。

更有力度的是,我区成立以分管区领导为总召集人,人社、发改、公安、住建等18部门为成员的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使用农民工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定期联合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建立治理欠薪大维权工作格局。同时,制定《新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进一步压实各成员单位和镇街的工作责任,并采取成员单位定期排查与镇街“属地管辖”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成员单位、镇街的督办和考核力度,形成了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各镇街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案前调解”缩维权时限

如果说从源头治理入手,建立防治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优先选项,那“案前调解”就是该劳动大队调出来的“西海岸经验”。

原来,针对农民工节假日返乡出行急需“用钱”的特点,我区劳动监察部门缩短办案时限,实施行政案件“案前调解”。即通过把调解工作提前到立案之前,以“情、理、法”相融通的方式,说服教育欠薪企业主动纠正和解决问题,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节约职工投诉成本、避免了繁琐的办案程序,又达到了教育企业、源头预防的双重目标。

据统计,该大队在近一个多月内运用“案前调解”解决各类欠薪问题36件,案均调处时间不超5天,为职工直接挽回工资、社会保险费等损失6万余元。

“监管基层化”助基层稳定

当今网络社会,防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更需要发挥“互联网+”优势。为此,我区实施工资支付监控和预警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数据实时监控、综合对比,通过精细化的梳理,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推出“网上维权”平台,职工通过手机即可进行“咨询、投诉、案件查询及监督投诉”等十几项内容,解决职工因“路途远,维权难”问题。同时,在发案率高、距离远的5处镇街设置“巡回中队”,中队定期、不定期到“巡回点”开展执法服务,对协管员“以案代训”,各类事项“就近办、一次办”;以各镇街协管员为主,重点对曾发生投诉、举报案件及建筑、餐饮、修造船等劳动密集型和厂房租赁型用人单位逐户上门巡查,将“巡查、宣传、服务”有机结合,确保各网格区劳动维权问题可控。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