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曾经垃圾河 如今野鸭游

琅琊镇周家河村开展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工作,实现村庄华丽蜕变

□本报记者 梁玉鹏

青岛地铁13号线龙湾站向东北方向走两公里,村庄靠海最近距离八百米,11月19日,记者走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周家河村,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是它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刚进村,记者就发现一条沿村蜿蜒的小河,冬日的暖阳洒在河面上,水中的芦苇随着微风左右飘摇,一群小野鸭在芦苇丛中若隐若现,不时激起一圈圈涟漪,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铺展开来,煞是好看。“这以前就是一条垃圾河,”周家河村书记王暖华的一句话打断了记者的思绪,“河道没有整治以前,村民们都把生活垃圾倒在这里,垃圾堆积如山,村里每年都要花很大精力清理垃圾。”王暖华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又对河道进行了清淤,河里种上了荷花,盛夏时节,这里俨然成为了周家河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王暖华介绍,自从村里实行垃圾分类以来,统一规划设置垃圾桶位置,配备专门的保洁员,每天早上八点,保洁员都会挨家挨户收集村民分好类的垃圾,统一进行处理。“环境变好了,老百姓想随意扔垃圾也舍不得了,这么美的环境,住着舒心,谁还舍得破坏呀。”

一圈走下来,宽敞明亮的柏油路,村口的休闲健身广场等,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前村里是水泥路,今年在原来路面基础上,重新铺上沥青,道路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王暖华这时也打开了话匣子,“今年不仅对村里的道路进行了翻修升级,还对沟渠和下水道进行了升级改造。”王暖华告诉记者,由政府出资,在村子南侧建设了污水处理模块,日处理污水能力可达10吨以上,解决了全村的污水处理问题。“梁记者,你发现没有,我们村地面上电线杆少了,原来横七竖八的电线也没了。”王暖华笑着对记者说,村里进行了“弱电入地”改造工程,把原来暴露在地面上的通信光缆、有线电视光缆等弱电线路全部埋在了地下,节约了地上空间,整个村庄也变得更加整洁有序。“我们村的变化不用我说,你自己就看到了,这么宽的路,路边的绿化带四季常青,像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没事就喜欢出来溜达溜达,有这么好的村子住着,我真是哪里都不羡慕。”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王本森的脸上乐开了花。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今日的周家河村,仿佛一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绵延的西海岸新区海岸线上,熠熠生辉。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