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载体多 阵地广 沉下去

“普法大餐”变换家常做法

□本报记者 李宛遥

今年12月1日至7日是全国第二个宪法宣传周。连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司法局把宪法宣传送进学校、送进机关、送进乡村、送进企业,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为西海岸百姓烹制了一桌法治大餐。“我们的法治宣传不仅要烹制大餐,还要打造成市民的‘家常便饭’,让普法变得喜闻乐见,让市民浸润在法治氛围中。”区司法局副局长张光珍表示,“七五”普法以来,区司法局想方设法拓宽普法载体、创新建设法治阵地、组建普法队伍,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浸润式普法的大普法格局日渐成型。

载体多样化 普法换上清新面孔

12月3日9时许,在薛家岛公交枢纽站,一辆“宪法主题”公交车缓缓开出,车厢里法治元素随处可见。“没想到被公交车普法了。”看到车厢里的宪法知识,市民李小姐直呼惊喜,“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宣传方式。”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枯燥的法律,何以变得生动,更具亲和力?“用公交宣传宪法,让书本上的宪法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让老百姓在日常出行中近距离感受宪法,从而达到了解宪法、读懂宪法、运用宪法的目的。”张光珍告诉记者,公交的人流量非常可观。在这么大的人流量下宣传宪法,更具有学习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普法换上清新面孔,让很多细心的市民感受到了新的变化:广播电视里,“政法时间”、“法律时间”等栏目直面时下热点关切,为你答疑解惑;公交车上,安全普法视频为你现身说法,学法出行两不误;手机里,一条条活泼简明的“以案释法”信息推送,让你在轻松阅读之余获取满满的法律干货……这些改变正如一股股清新之风,让法律逐渐褪下严肃外衣。

此外,西海岸各部门还主动结合“3.8”妇女权益保障、“3.15”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普法关键节点,上街头进广场,开展主题普法,回应市民需求。

“融入式”建设法治阵地遍地开花

“学法休闲两不误,这个办法新鲜。”自积米崖村法治文化公园开园以来,于大爷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早晚都喜欢过来走走。古朴的法治文化长廊与条条通幽曲径、各色花草树木互为一体,每隔十几米就有法律文化常识展板,让市民既能欣赏公园风景,又能学到法律知识。据了解,该公园为西海岸首个宪法法治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弘扬法治文化的新载体,旨在方便群众在休闲健身之时,接受宪法知识的学习和法治氛围的熏陶,使法治文化更融入百姓生活。

不止如此,辛安街道、藏马镇等各镇街也分别打造了法治公园,正日益成为一道道寓“法”于乐的好风景。

法制阵地还逐渐向村级覆盖。据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刘惠介绍,近年来,西海岸创建了隐珠街道李家石桥社区、灵山卫街道西街村、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积米崖村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达19个之多。

队伍沉下去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家事矛盾、邻里纠纷是基层多发易发的一类矛盾纠纷。12月11日,山东润杰律师事务所律师郭丰利走进东山冯村,为村民送上了一堂法律知识课。课上,郭丰利结合案例为村民解答了法律疑惑,详细讲解了法律法规。

“大家从最开始的不懂法到现在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在郭丰利看来,村民每一次的请教咨询,都是一次最直接有效的普法机会。记者了解到,在普法队伍中,凭借着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遍布西海岸乡村、社区的一村一法律顾问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

事实上,郭丰利不仅是一名法律顾问还是西海岸普法讲师团中的一员。这个团队里拥有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等单位的业务骨干,也有来自高校的法律系教授,以及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的社会律师。他们精准把握受众群体最关切的问题和最薄弱的环节,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致力打通法治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