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村美民富产业兴 百姓生活乐起来

——走马西海岸 乡村观振兴

□本报记者 王雪

从“一张蓝图”到“一幅实景”,西海岸乡村振兴蹄疾步稳。“今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掀起一股迅猛的乡村振兴攻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军表示,眼下的西海岸正奋力书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篇章。

盘活土地资源让村民口袋鼓起来

紧邻开城路的林家庄村,距离西海岸东西城区都仅有十几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和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打工经济被激活,而村里190多亩承包地也慢慢成了“荒地”。“与其让土地在手里荒着,倒不如有偿退回给村集体,发挥其最大效益。”村书记赵新江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到了村民心坎上。“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种不动地啦!不如交给村集体打理,能拿到补偿不说,村集体也能有固定收益,大家伙儿都受益。”村民林正和这样说。

赵新江介绍,村民们获得土地退出补偿款后,有的购置了车辆、楼房,改善了生活条件;有的将补偿款投入自己的企业等实体经济用于扩大再生产。“腰包鼓了起来,生活富了起来。”赵新江说。“2016年开始,我们发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在无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积极进行了土地有偿退出的探索和试验。”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薛聚基介绍,同时西海岸还积极鼓励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创新整村土地流转机制。

截至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土地流转面积46.69万亩,占比53.8%。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62.5万亩,占比72%,居全市前列。

改善人居环境让村子靓起来

12月10日,记者来到铁山街道黄泥巷村,这个曾经的小山村如今模样大变:过去狭窄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从村子主入口直通九龙溪河岸,蜿蜒至村南的山顶;九龙溪清亮澈底,在河床中盘绕纠曲,已不见旧时垃圾成堆的景象;村口处建起了“垃圾分类小屋”,干净整洁的环境让村民们幸福感爆棚。

像黄泥巷村这样的小村庄在西海岸并不稀奇,它们沐浴在冬日的暖阳里,恬静而美丽,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感叹“赶上了好时代!”“变化实在太大了,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边停满小汽车,大门口的麦草堆变成了绿化丛。”看着家乡的巨变,黄泥巷村村民杨建森感慨万分。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工委区委农办副主任范瑞非表示,2019年,西海岸投资1.86亿元,创建了2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海青镇获评省级示范镇,铁山街道大下庄村等5个村庄获评省级示范村;投资2.92亿元,建成25个特色小镇项目。“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西海岸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且效果显著。”范瑞非说,目前,全区已建成的64个示范村,形成了琅琊滨海、海青茶山等六个各具特色的重点片区,成为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的靓丽风景。

乡村振兴突击队让产业发展旺起来

在宝山全渠道中餐工业化项目建设现场,一期3300平方米生产车间已建成,设备调试正在进行,月底即可投产,这里规划日产盒饭32万份,需8-10万亩种植基地的蔬菜供应;

在投资16亿元的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现场,一期106亩智能温室正建设主体,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这里将建设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科技水平最高的50公顷设施蔬菜智能化生产工厂及配套设施、园区……“打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础,要以产业为本。”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绍良表示,西海岸成立乡村振兴突击队产业分队,狠抓37个投资过亿元的一产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集体农民双增收的产业项目。目前,37个项目已全部开工,10个竣工投产,累计完成投资48.37亿元。“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落实乡村产业鼓励政策,促进资本向农业农村投入。”李绍良告诉记者,目前西海岸已奖补项目90个,兑现资金2140万元;积极争取各级涉农资金,兑现拨付小麦种植面积补贴4158万元、农业政策性保险2412万元等13项共计1.2亿元农业扶持资金。

李绍良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一个个农业项目汇入西海岸农业农村发展,让西海岸乡村振兴“成色更足”。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