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琅琊镇紧抓休渔期前黄金期,推动渔业捕捞、水产养殖复工复产

渔老大再起锚水产户练“内功”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董雪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渔业生产,特别是海洋捕捞,一头连着渔民、经销商的生计,一头连着市民的餐桌,对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来说,意义更显重要。今年以来,琅琊镇将渔业复工复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处理,紧抓休渔期到来前的黄金期,给全年渔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对接市场需求

休渔期前趁热出海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琅琊镇渔船出不了港,物流运输中断,原本火热的海鲜市场,一下变得冷清。连日来,琅琊镇海洋捕捞和海产养殖全面复工复产,渔港内再现渔获转运和现场交易的繁忙景象。

4月15日,在琅琊港码头上,记者看到港内渔船进出频繁,渔港路的沿岸码头上,工人们有的正卸载新捕捞的面条鱼和鲅鱼,有的正冲洗捕捞的扇贝,有的正忙着给刚卸完货的渔船充冰……十分忙碌,好不热闹。据了解,目前琅琊镇注册渔船975条,每年正常出海时间约在4月中旬,主要捕捞的海产品为玉筋鱼和坛网捕捞八带鮹,还有新鲜的刀鱼、鲅鱼、鼓眼鱼、比管等海鲜也在进行捕捞。

随着各地农贸市场、酒店餐饮行业陆续恢复正常营业,对新鲜海产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渔民的顺利复产为市场供给需求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刚打捞上来的海产品因价格实惠,很快就会被岸边等待的市民抢购一空。”杨家洼的船长杨德鹏介绍道。

做好服务保障

打消出海后顾之忧

琅琊海域渔船上的船员,三分之一都不是本地人,大约有2000多人,绝大多数在过年前回老家去了。疫情的发生,硬生生“掐断”了这些船员返岗路。按往年惯例,正月十三祭海后,渔船就开始出海作业,因为疫情防控,渔船暂时停止了出海复工。

3月以来各类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但是与其他职业相比,外海捕捞渔船的作业环境更为特殊。出海捕捞的渔船,一次出海少则一天,多则几个周,七八个人每天挤在狭窄的船舱里,不能有一点闪失。面对这种情况,部分船老大心里也担忧,有的甚至说今年春捕干脆不搞了,“大家都不出海!”

捕鱼船的背后,连着市场供应,一环扣一环。船开动了,渔获物上来了,整个产业链才能运转,渔民钱袋子才能鼓起来。据镇水产办负责人陈修鹏介绍,结合防控工作,琅琊镇明确要求渔船责任人严格执行渔船出海时间、出海备案流程。督促渔港责任主体落实好上船前人员体温监测、人员登记制度,并排查登记进出渔港人员,发现疑似病人、疫区来往人员要立即报告。

3月11日,头一批3艘流网渔船出海了,打上来节后琅琊“第一网”。“看到有鱼可捕,渔民出海积极性高起来了。”陈修鹏说道。近期,外地员工陆续返回,4月初,申请出海渔船达到高峰,最多一天申请量有50多艘,截至4月15日,全镇出海作业渔船达286艘。

“马上出海了,我把工具收拾一下。”通过复工审核、准备出海的斋堂岛村渔民石相福正对渔船上的仪器、工具进行最后检查,他说政府想得很周到,连保险也做了调整,“把新冠肺炎纳入承保,解了我们后顾之忧”。

良种科研攻关

抓养殖育苗黄金期

除了出海捕捞,水产品养殖也是琅琊水产经济的重点。春季是海参、鱼类育苗的黄金期,4月16日,在台西头村,张先友正在自己的8个育苗棚中给海参苗换水、投饵料、冲洗粪便。目前张先友棚中最大的海参苗已经有20个头了,上市后预计收益能达4、5万元。

目前琅琊镇内建有1.5万亩海洋牧场,水产养殖面积达4万亩,年出产海产品近13万吨,总产值近35亿元。据统计,琅琊镇有15个村庄约1万户家庭从事渔业相关产业,选育优秀水产品品种,不仅能满足养殖户的需求,还能拉动经济发展。“我们镇上拥有国家级海洋科研院所1家,省级水产养殖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专业科研人员73名。”陈修鹏介绍,近年来,琅琊镇引进瑞兹海参科研团队和卓越海洋科研团队,成功培育海参优良品种1个、品系2个,对虾良种1个。其中“参优一号”新品种已在沿海一线城市逐渐推开,新品种成活率比以前提高了23%,且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据瑞兹研发团队范瑞用介绍,预计今年的海参产量大约在60万斤左右,计划每天投放市场3000到5000斤。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