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管院二十八星”评选鼓励大学生当榜样展风采
大学校园里有一群最亮的“星”
青岛西海岸报
2023年05月18日
□本报记者 丁一 本报通讯员 王云霞
“向右转!齐步走!”5月15日5时,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学生李华霖整装完备,带领参加军训的学员投入训练。据悉,李华霖今年四月退伍返校后获评“管院二十八星-戎耀之星”。“我为过去两年的军旅历程感到自豪,想把军旅精神传递出去!”李华霖说,他报名成为了学校军训教官队伍中的一员,“我想贡献一份力量,让‘戎耀之星’发光发热!”
记者了解到,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管院二十八星”评选自2010年开展以来已持续13年,共有300余名学生获此殊荣,其中今年有24名同学及集体获得表彰。
“一直以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民表示,“管院二十八星”评选是多元化、多样态的奖项,充分考虑学生在专业能力素养、科技创新能力、志愿服务意识、体育运动技能、文学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特长,形成了涵盖28个领域的评选体系。
“服务之星”获得者、信管201班学生谢正基自入学以来就立志成为一个“胸怀大爱的人”。为此,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一起云支教”、义务献血等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服务时长累计达100小时。
“大一时,有位学长斩获四颗‘星星’,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有了奋斗目标。”“科技之星”获得者高子琛是工程造价专业202班的学生。4年来,他一边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助理员,一边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曾荣获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奖项50余项,并获得青岛理工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10余项。
“学生拥有了一颗‘星’后,我们会鼓励他们向新的领域发展,努力获得其他‘星’。”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中帅表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不该是单一的,应是全方位的。“希望用‘以奖促行’的方式,让学生发挥特长、挖掘潜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王中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