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西海岸十年|筑梦

04版:城事

05版:镇街

06版:镇街

07版:热读

08版:教育

前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9月05日

市政协来新区开展重点视察 在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孟庆斌带队 孙永红李苏满参加   □记者 仪博文 报道
  本报讯 9月3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孟庆斌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围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主题来西海岸新区开展重点视察。
  孟庆斌一行先后实地视察了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他指出,海洋是青岛的突出优势和鲜明特色,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必然要求,是塑造青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补齐海洋经济发展短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发展海洋产业、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重点涉海项目建设,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孟庆斌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在海洋强省建设中发挥主引擎作用,在海洋强国建设中体现青岛担当。要充分发挥海洋优势,找准海洋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加快建设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集聚海洋创新人才,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搭建高水平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守牢海洋生态“底线”,加快海洋生态修复,积极推进蓝碳实践,加强海洋灾害防治,提升海洋综合治理水平。
  孟庆斌要求,全市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聚焦聚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切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助推我市海洋领域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孙永红,市政协副主席李苏满参加视察。
董家口经济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做强做优循环经济,绿色低碳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加快崛起—— 循环产业“链”出绿意浓浓   □本报记者 董梅雪

  9月初,董家口经济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高耸林立的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之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绿”,正在这片土地上呈现着勃勃生机。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近年来,董家口经济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招引循环产业项目,引导企业创新提质,积极推动企业内、企业间和园区等不同层面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蝶变之路。

布局绿色项目
做好绿色发展大文章

  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绿色项目”的加持。近年来,董家口经济区不断积力蓄能,科学规划布局了众多优质项目入驻,夯实“绿色”发展根基,加快建设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
  氢能是一种二次清洁能源,也是未来能源产业的重要聚焦点。在董家口经济区内,氢能产业已超前谋划做好布局。眼下,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的丙烷脱氢装置,每年可生产180万吨丙烯,同时还可副产约7万吨、8亿立方米的氢气,大约可以满足50万辆氢能动力汽车的需求。
  “我们非常看好未来氢能源的应用发展,金能科技目前正围绕工业副氢进行提纯、储存、输送、加氢项目的规划布局,全面配套氢能交通产业发展,深度参与‘东方氢岛’建设,助力青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邴良光介绍道。
  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董家口经济区积极做好绿色发展的大文章,这里不仅是清洁氢能源的“策源地”,还是循环经济的“试验田”,众多“变废为宝”的循环产业项目在经济区内集聚。
  在伊克斯达绿色生态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一条废旧轮胎通过系列无害化、高值化处理,可“变成”初级油、环保炭黑、钢丝、可燃气,实现废旧轮胎处理的“零污染、零残留、零排放、全利用”;
  在惠城环保科技的FCC催化装置固废再生利用项目,工业废催化剂通过专业设备和工艺的磁选、酸溶、过滤洗涤、干燥等环节,能转化为再生平衡剂、硅粉等产品……
  青岛惠城环保科技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鹏说:“我们在行业内自创了废催化剂处置处理、废催化剂资源化生产再利用和资源化催化剂销售等业务模式,解决了客户对于废催化剂处置的后顾之忧,目前已发展成为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催化剂产品和废催化剂处理、处置资源化循环模式的全产业链企业。”
“碳”寻发展新路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社会需求,也是“碳”寻新路。而在董家口经济区,“循环”不止发生在一个个企业之内,更有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区域间的高效联动。董家口经济区在招商建设初期就充分考虑产业结构与上下游间的关系,实行绿色招商、产业链招商,聚力发展循环经济。
  作为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项目,青钢余热综合利用项目深挖青岛特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通过供热管线输送至西海岸新区西部城区,预计每个采暖季可节省标准煤11.7万吨,减少烟尘排放23.35吨,减排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13.5万吨;
  在青岛润亿丰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只见生产线一端“吃”进水渣、钢渣等废弃物,另一端“吐”出畅销海内外的绿色环保型建材产品。而为企业提供原材料的正是不远处的中信泰富特钢集团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特钢”)。同时,青岛特钢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紧邻的中法水务公司,经处理产生符合回用指标的水并送回青岛特钢,真正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循环利用;
  金能化学将青岛特钢产生的煤焦油加工成炭黑,能直接提供给双星轮胎,生产的丙烯提供给海湾化学,海湾化学又为国橡中心、海力加等企业提供氢气、丙酮、苯乙烯、烧碱等生产原料……
  “传统的资源利用模式是单向的‘直线型’产业链,即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而循环经济追求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圆圈型’产业链。”董家口经济区管委经济发展部副部长丁星介绍,董家口经济区不断“碳”寻新路,通过一体化产业链设计,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出厂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企业间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共享,真正将资源“吃干榨净”。
  据介绍,董家口经济区已编制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目前正加快推进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撑项目建设,争取实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以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做优营商环境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金能化学项目是西海岸新区的第33个百亿级大项目,也是青岛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首批链主企业、省重大项目和省第一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项目一、二期总投资203亿元。
  前不久,金能化学二期项目中的2×45万吨高性能聚丙烯装置项目在董家口经济区顺利投产,聚丙烯年产能达到135万吨。此外,金能化学二期的90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也已投产,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丙烷脱氢基地和全国领先的聚丙烯生产基地。
  金能化学通过构建循环发展体系节能降排减耗,成为了新区乃至全市的绿色标杆企业,在其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董家口经济区的全方位保障护航。今年7月份,在董家口经济区及董家口海事局、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联合推动下,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停靠了投产运营以来的首条丙丁烷混合船舶,为金能化学成功打开中东地区丁烷采购市场。
  当前,董家口经济区正处于百亿级大项目集聚入驻、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从职能上延伸,还是在政策上细化,董家口经济区都紧盯企业发展需求找准发力点,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安心搞生产、谋发展。
  “随着入驻园区的企业越来越多,我们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创建‘入企小分队’‘三张清单’‘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全力助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公共服务部副部长季斌介绍。
  持续优化提升的营商环境,吸引着新项目竞相落地、投产项目增资扩产,董家口经济区逐渐成为一方投资兴业沃土,成为支撑青岛市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绿色低碳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正加快崛起。
拉长新型显示产业链条 青岛开投芯屏产业园二期建设加快推进   □记者 刘腾 报道
  本报讯 日前,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重点项目——开投芯屏产业园二期6栋楼主体施工正有序推进,为冲刺全面竣工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青岛开投芯屏产业园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已于2023年11月建成投用,目前已成功引进入驻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企业近10家;二期建设主要包括6栋主体楼,目前14号楼一次、二次结构全部完成,16号楼一次结构完成、二次结构完成70%,18号楼一次结构完成、二次结构砌筑完成95%。
  青岛开投芯屏产业园由青岛开投芯屏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青岛开发区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内,毗邻京东方青岛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69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多层厂房、中型厂房、大型厂房、配备设施等,配备设施包含但不限于厂前办公配套、员工食堂等,整体规划采用“一轴、两区、多组团”的布局形式。项目致力于打造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开放园区、复合园区,将进一步推动新区乃至青岛新型显示产业链延伸,为“新型显示”产业增添新动能。
崇德向善 褒扬博爱 1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获评新区见义勇为模范   □记者 谭宁
  通讯员 王怀霞 刘青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西海岸新区工委政法委、区见义勇为协会印发通报,表扬2024年第一批见义勇为模范。其中,1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被授予“见义勇为模范”称号。新区自2018年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纳入见义勇为表扬范围以来,已有27名捐献者获此殊荣。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重症血液病的有效手段,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挽救生命的善行义举,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23年下半年,王大勇、张玉慧、王高强、王金科、张世伟成功捐献,2024年上半年,李金成、陈洪金、宋世林、范金煜、常昊成功捐献,他们发扬无私救人的高尚品德,挽救了10名素昧平生的患者生命,彰显了博爱无私、崇德向善的大爱精神,是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彰显时代正气的先锋模范。
  2024年,新区已有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年度捐献数量再创新高,位居全省各区(县)首位,新区也是山东省捐献数量首个突破30例、40例的区(县),区红十字会连续5年荣获“山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先进集体”。
  下一步,新区红十字会将持续做好造血干细胞捐献奖励激励和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推进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融合发展,广泛宣传相关知识,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捐献者队伍。
工委区委宣讲团和专家学者宣讲团到隐珠街道、轨道交通指挥部、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宣讲 扎实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本报记者 梁玉鹏 董梅雪  张静          

  按照工委区委统一部署,连日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委区委宣讲团和专家学者宣讲团到隐珠街道、轨道交通指挥部、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宣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9月4日,工委区委宣讲团成员,区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慧到隐珠街道作宣讲报告。王慧围绕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重大原则,全面准确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等四个方面,对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报告会后,王慧与街道部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宣讲报告系统全面、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事例说明,既有宏观概括又有微观剖析,对我们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全会精神、抓好学习贯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隐珠街道社区建设中心(发展保障)主任刘传江表示,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做好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对标对表,优化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着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推动社区服务提质提效,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为“和美隐珠”建设贡献力量。
  9月3日,专家学者宣讲团成员、工委党校讲师仲臣到轨道交通指挥部作宣讲报告。仲臣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等方面作了系统宣讲和深刻阐释。
  “宣讲脉络清晰、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实际,对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轨道交通指挥部综合事务部部长张海涛表示,“通过学习,指挥部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工作方向、增强了行动自觉。”下一步,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服务保障地铁及沿线开发建设,确保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顺利推进、按计划通车运营,为新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贡献力量。
  9月4日,专家学者宣讲团成员,工委党校人文社科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王致信到区城市更新办作宣讲报告。王致信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深刻领会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水平等方面,对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系统解读,并结合城市更新建设工作实际,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内容进行了阐释。
  “宣讲内容丰富、阐释明晰、观点鲜明,既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又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区城市更新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制定学习计划,专题深入研讨,真正让全会精神成为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更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指南针”。同时,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关于“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要求,紧盯全年目标任务,高效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精准加强工作调度,推动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引领,为三年攻坚行动收好官,为常态化、内涵式更新管理开新局,为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力量。
新区开展肉牛 增量提质行动   □记者 王雪
  通讯员 于彦辉 报道
  本报讯 近日,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联合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2024-2025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管理办法》,在全区组织开展肉牛增量提质行动。
  今年,新区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畜牧产业发展资金160万元用于开展肉牛基础母牛补贴,采取“先增后补、见犊补母”“基础母牛存栏定主体,新生犊牛数量定资金”的方式进行补助,每头补助不超过1500元。补助对象为新区区域内饲养基础母牛、选用优秀种公牛冻精配种并扩大养殖规模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补助时间自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肉牛养殖场(户)可于9月10日前向当地镇街农业农村中心进行申报,经审核确认后确定为项目实施单位。
  通过实施肉牛基础母牛补助,可进一步缓解当前肉牛养殖行情持续低迷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肉牛养殖场(户)饲养母牛的积极性,增加新生犊母牛数量,促进肉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造本土优质特色品牌。
规范高风险作业 织牢企业安全网   □记者 李宛遥 报道
  本报讯 为加速推进西海岸新区危险化学品企业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协作机制试点工作开展,近日,新区多家危化品企业开展了高风险作业实操展示,密织高风险作业“安全网”。
  据悉,危化品企业生产装置危险性大、装置设备复杂,在现场施工或开停工过程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协作机制是有效推动应急救援力量下沉、保障前置、关口前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有效有力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示现场,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在氯乙烯厂VCM中间罐区举行危险化学品氯乙烯泄漏暨特种设备事故综合应急演练;青岛炼化开展了催化裂化装置P-305A出口阀更换等作业;丽星仓储开展D320B罐浮盘密封拆除作业;青岛液化公司分别开展7#储罐工艺管线连头作业和三期高压外输泵投料试车作业。
  下一步,新区将继续加强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协作机制建设,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强化责任落实,督促企业积极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加强现场管控,严格控制高风险作业现场人数,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强化督导推进,做好业务指导,组织现场观摩和学习交流活动;做好经验总结,督促企业不断改进创新协作机制,形成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
特约群众演员姜玲从业8年参演数百部影视剧,以自信执着追逐光影梦想 从“吃瓜群众”到“百亿票房群演”   □本报记者 龚鹏

  在影视拍摄中,群众演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影视产业生态中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影视制作团队来此拍摄,也为无数对影视充满热情的“梦想家”们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他们或许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也可能无法成为聚光灯下的明星,但作为群众演员,他们深入各个片场体验不同的人生,用自己的表演为影视作品增添色彩。
  姜玲,便是其中一员。今年46岁的姜玲是土生土长的西海岸人,作为特约群众演员,从业8年来已经参演了数百部影视剧,其中包括《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封神第一部》等重量级院线影片,票房累计超百亿,在群演圈里被称为“百亿票房群演”。近日,记者来到姜玲的花艺工作室,倾听她的追梦故事。
  参演院线大片
  从业8年票房超百亿
  “看,坐在台阶上与另外两个人一同‘吃瓜’的这个人就是我,这部电影是黄渤和沈腾主演的《疯狂的外星人》,当时我第一次见到两位大明星,别提多激动了。”谈及2017年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摄制现场,姜玲侃侃而谈。
  2016年,38岁的姜玲踏入群演行业。第二年,历经三次筛选最终参演了《疯狂的外星人》,扮演了一位“吃瓜群众”。“我在电影里总共出现了三次,总时长大概有十几秒。当时剧组只招收青岛最好的特约群众演员,而我刚做群演第二年就能和明星同场拍摄三天,感到既惊喜又荣幸。”虽然跟黄渤和沈腾等明星没有对手戏,但拍摄间隙,姜玲总是会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演,学习揣摩表演技巧。
  除了院线电影,在微电影、电视剧、广告等方面,姜玲也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就拿广告来说,当时我参与拍摄的是BOSS直聘的官方广告,这也是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前的最后一个广告,沈腾也出演了。”姜玲自豪地说道。据了解,该广告在初期演员招募时吸引了大量演员报名。“选上以后感觉很骄傲,在试装、拍摄中,我全力配合导演,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姜玲笑着说。
  如果说,在院线电影中姜玲是以特约群众演员的身份让剧情更加饱满,那么在微短剧行业,姜玲则是将剧情推向高潮的“主力军”。
  “在微短剧中,我们这些‘陪衬’演员的表演一定要出彩,简而言之我们就是一个表演的激发者。”经常饰演反面人物的姜玲深知需要通过夸张的表演方式来刺激主角,对方才能更好地入戏,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在《我在八零之厂长非我不娶》《你是我的阴晴圆缺》《吾心自有光明月》等微短剧中,姜玲作为“陪衬”演员为推动剧情深入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院线电影和微短剧,姜玲也参演了《南来北往》《警察荣誉》《经山历海》《温暖的味道》等电视剧,从业8年来已参演了数百部影视剧,票房累计超百亿元。
  精心打磨演技
  一年“炼成”特约群演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不管选择哪个行业,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出成绩来。”这是姜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石屋村那村太穷了”“那我俩要是结婚以后你能给多少彩礼呢”……这是电视剧《经山历海》中一个相亲片段,其中相亲的农村妇女由姜玲饰演。拍摄时,姜玲只知道自己要出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核心内容,剩下的只能靠自己发挥,特别考验演员的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能力。
  “表演没有标准答案,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现场表演时对方说什么都是未知的,我的回复还不能偏离导演指出的核心大意,加上现场的表演空间有限,也没有道具,如果不想办法丰富表现方式,画面会很枯燥。”姜玲说,“于是我通过捻头巾毛穗、眼神和身体位置的变化等来表现情绪的转变,让整个表演看起来更加有血有肉。”姜玲说。
  如今,姜玲拥有成熟的角色设计和表演能力,这离不开努力学习与实践。涉足影视行业前,姜玲在一家工厂打工。2016年的一天,得知新区本土导演崔熙明正为新电影《旗袍虐》招募群众演员,姜玲立即报了名。“试镜时,才发现我并不完全了解表演,更不知道什么是镜头感。”
  第一次“触电”让姜玲的表演梦开始发芽,她借着帮剧组找群演的机会默默观察、研究和探索学习,了解影视剧的拍摄制作流程,自编自导自演自剪了一部手机拍摄的小短片。2017年,姜玲不仅参演了电影《娘的梦》,还担当了剧组副导演,负责做拍摄计划、演员时间安排等工作。
  短短一年时间,从普通群演转变为特约群众演员,并能独立承担副导演职责,这与姜玲爱学习、爱琢磨密切相关。“现在面对镜头不再紧张,拍摄前我还会看一下机位架在哪里,观察哪个角度最有利于表达我的情绪。”姜玲自信地说。

  影视之都搭台
  光影梦想照进现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与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随着东方影都加速崛起,新区聚力打造“影视之都”国际名片,这里逐渐成为影视制作的热土,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的拍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像姜玲这样的追梦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以前,我们很难有机会参与到影视拍摄中,但东方影都的建设与发展改变了一切。现在,剧组随处可见,为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群演不仅成为我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更让我实现了童年时期的梦想。”对姜玲而言,最大的喜悦莫过于在朋友们观看影视剧时听到他们惊喜地说:“看,那是姜玲。”
  “即使年纪渐长,我也希望能够继续在镜头前演绎不同的角色。”这是姜玲的美好愿景。深耕影视行业,除了学习表演技巧,姜玲还学习了相关的剪辑等知识。“我第一学历是初中学历,后来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还通过辅导班学习了电脑的基本操作、PS和影视剪辑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师、钢琴等。”在姜玲看来,人生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未来,我想一边继续群演事业,一边与老公携手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工作中旅行,在旅行中生活,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姜玲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
  每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和内心执着的追求。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姜玲这样的追梦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让她的梦想得以绽放,能够尽情享受舞台和镜头带来的美好,成为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
区城管局启动网格化联巡联查行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马路办公”,用脚步丈量城市   □本报记者张静 本报通讯员 张宾鸿

  8月31日清晨,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的干部职工准时集合,开始了一天的“马路办公”。从繁忙的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市政设施到园林绿化,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用脚步丈量城市”理念,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高效化迈进。
  联巡联查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我们要坚持‘在马路上办公’,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掌握第一手信息,做出最及时的响应。”在联巡联查动员大会上,区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利民的这番“动员令”掷地有声。
  为深入贯彻“用脚步丈量城市”工作理念,区城管局启动“脚步丈量城市”网格化联巡联查行动,通过“跨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方式,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的全覆盖与高效处理,从问题的发现到解决形成完整闭环,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此次行动将新区主城区划分为8个片区、36个网格,覆盖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河道治理、照明亮化等八大领域。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城市每一个角落,开展日常巡查、周六集中巡查及应急专项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无法立即处理的列入问题台账,科学筹划整改措施,确保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区城市管理局副处级及以上负责人按责任包联相关街道,牵头推进街道区域内各项城市管理工作,真正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马路办公
  高效解决城市顽疾
  “很多问题和情况,坐在办公室里看不到,必须用脚步一点点丈量才能发现、破解。”参与联巡联查行动的区城管局机关党委四级主任科员王辛深有感触地说。
  在当天的巡查中,王辛发现了一处人行道的路砖松动,可能对行人造成不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仔细检查相关情况,随后迅速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修复。“用脚步丈量城市,就是要打破干部职工蹲在办公室接触不到实际、不明实情的作风。只有真正走到城市一线,才能发现问题、收集民意,并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王辛对记者说道。
  市政设施的破损、绿化带的杂草、满溢的垃圾桶……随着上午巡查工作的结束,王辛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下发现的各种问题。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正是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细节。对于王辛来说,无论问题大小,他都会推动它们尽快得到解决。
  巡查结束后,王辛没有立即返回办公室,而是再次回到那条地砖松动的人行道上,确认问题已得到解决后才离开。
  跨领域学习
  锤炼城管“多面手”
  巡查过程中,区城管局水务发展中心综合科负责人陈峰告诉记者,这次巡查让他有了一个难得的跨领域学习机会。“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方方面面。过去我一直专注于水务管理,对于道路保洁、绿化养护等不太了解。通过参与巡查,我学到了跟这些领域相关的很多新知识。”陈峰说。
  记者看到,巡查过程中陈峰积极向其他领域的专家请教,学习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巧。“这次巡查不仅让我丰富了专业知识,也让我对城市管理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全面的视角和技能,为城市管理贡献更多力量。”陈峰表示。
  城市管理的每一个举措和细节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接下来,区城管局将继续深入贯彻“用脚步丈量城市”理念,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和高效化迈进,并把城市管理融入便民服务中,积极回应市民的期盼,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真情巴士驾驶员刘成龙热心帮助迷路老人,赢乘客点赞 一杯水和100元,暖了一车乘客心   □本报记者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刘卫杰

  “刘师傅的暖心行为感动了整个车厢的乘客,这种正能量值得表扬。”近日,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工作人员接到市民高女士的表扬电话。电话中,高女士夸赞了60路公交驾驶员刘成龙帮助照顾车厢内迷路老人的善举。
  外地老人乘车迷路
  热心司机帮忙报警
  8月23日19时55分左右,刘成龙驾车执行由真情巴士集团发往星光岛首末站的运营任务。当车辆运行至新城吾悦广场站时,上来一位手拿编织袋的老人。刘成龙关切地问:“大叔,您要到哪里?”操着外地口音的老人回答:“去河南劳务市场。”
  “大叔,这是60路车,途经站点没有劳务市场。”担心老人坐错车,刘成龙再次向其确认目的地,但对方仍说要去劳务市场,且表情迷茫。
  此时,刘成龙猜测老人可能迷路了,便耐心地问:“您是不是迷路了?您家住哪里?”“嗯……我好像迷路了……我家是济宁的。”老人断断续续地回复道。
  此时天色已晚,刘成龙不放心老人独自下车,便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说明情况并请求帮助。应民警要求,刘成龙原地等待民警到来,同时帮助车内需要换乘的乘客转乘。
  送上温水和买饭钱
  暖心善举温暖老人
  等待期间,刘成龙多次询问老人的住址及家属电话,均未得到有效信息。老人表示自己出门忘记带手机,记不清儿子的电话和地址,身上也未携带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见老人有些不安,刘成龙便陪在老人身边一边安慰老人,一边与他聊天,缓解对方的紧张情绪。
  看老人拿着水杯但嘴唇干裂,刘成龙便问:“大叔,杯子里还有水吗?”老人摇头,刘成龙马上把自己水壶里的温水倒给老人喝。当他听到老人说“还没吃晚饭”时,又马上向车内乘客求助:“请问哪位有现金跟我换?我扫码支付给你。”从热心乘客那里成功换得100元现金后,刘成龙将钱交给老人,并嘱咐道:“您把钱收好,留着买饭吃。”“谢谢你啊,孩子。那我怎么还你钱呢?”老人接过钱问道。“不用还,剩下的钱您留着就行。以后别再单独出门了,走丢了家人多担心啊。”刘成龙回复道。
  助人为乐感动乘客
  热心市民致电表扬
  一杯温水、一张百元钞票,刘成龙的暖心举动不仅温暖了迷路的老人,也感动了车内的乘客。“这师傅真不错!”“遇上这样的好心师傅真是老人的幸运!”“真情巴士的司机师傅总做这样的好事儿!”……车厢内,乘客们对刘成龙连连点赞。
  几分钟后,民警到达现场,刘成龙将老人交给对方,随后继续执行营运任务。
  因为觉得是件小事,未放在心上的刘成龙没有跟人提起过。没想到,他帮助迷路老人的善举却让当时在车厢里的高女士十分感动,她特地打了表扬电话。“我也有父母,看着老人那么晚了还在外面,水也没有、饭也没有,挺心疼的。对我而言,这只是一件很平凡的小事,无论什么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伸手帮一把的。”刘成龙表示。
  刘成龙的善举是真情巴士职工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多年来真情巴士集团践行尊老爱幼优良传统,致力于将1400余辆公交车打造成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避风港”,年均帮助60余位失智老人、80余名儿童平安与家人团聚,以亲情服务传达温暖,以真情之声传递文明。
“六员共治”绣好治理“实”字绣 灵山卫街道九龙社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报记者 祁璟
  
  为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自2023年7月起,灵山卫街道九龙社区探索创建“六员共治”基层治理品牌,将网格员、物业管家、楼长、经合社干部、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等进行整合,充实到微网格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一年多来,“六员”在信息收集、突发事件处置、矛盾纠纷调解及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细管理
延伸网格服务触角

  九龙社区在设置8个三级网格的基础上,将社区25栋楼的37个单元设置为37个微网格,织密网格治理“服务网”,以社区力量入网进格为基础、以物业力量参与为服务保障,不断夯实“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组织框架,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同时,为有效破解网格服务力量薄弱、服务事项点多面广等难题,九龙社区将8名网格员、8名物业管家、25名楼长、37名经合社干部、37名党员志愿者、37名居民代表等“六员”力量进行整合,从“贴近居民生活、了解居民需求、倾听居民声音、解决居民问题”四方面出发,开展政策宣传、矛盾化解、隐患排查等工作,将“六员”充实到微网格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此外,九龙社区凝聚“社区+治安”合力,联合灵山卫派出所设立社区警务室,持续开展流动人口摸排、矛盾纠纷调解处置等工作,夯实平安基石。凝聚“社区+医疗”合力,社区联合兰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兰心草”家庭医生团队,开展送药上门、“义诊送健康”等活动68次。凝聚“社区+养老”合力,联合西海岸供销集团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老大食堂,探索“新时间银行”积分养老服务模式(志愿服务时长换取养老服务),携手报到党员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52次。凝聚“社区+教育”合力,联合灵山卫中心幼儿园、凭海临风小学、两河路中学,开展“爱心护学岗”、科普教育等活动36次,努力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健全机制
提升网格服务效能

  九龙社区将上级下派事件、居民反映事件、巡查发现事件逐一登记在册,建立《九龙社区“六员共治”网格化治理工作台账》。通过事件响应、事件认领、事件解决、事件反馈四步闭环处置流程,明确1小时响应、1小时认领、3日内解决、5日内反馈处置时限,及时有效解决居民诉求。
  九龙社区每月开展一次微网格走访,及时更新居民信息。同时,针对“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上门服务等关心关爱活动,宣传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凝聚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
  针对“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九龙社区根据居民需求制定服务清单,累计为“老”开展健康义诊、助老助餐、关怀走访等活动32次,为“小”开展科普教育、亲子课堂、假期训练营等活动28次,为其他群体开展就业招聘、技能培训等活动50余次,构建“全年龄段”的服务供给。
整合资源
深化网格治理实效

  九龙社区搭建“民意直通车”“红色议事厅”等协商议事平台,由社区党委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面对面交流,协商处理问题,拓宽居民诉求反映渠道,解决好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共组织协商议事会6次,协调解决高空抛物、停车难等问题40余件,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诉求。
  同时,九龙社区引导综合执法、安全监管、公安等力量下沉社区一线,联合物业服务企业,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秒应速决”的高效联动、快速处置机制。今年累计清理游商浮贩、整治毁绿种菜等共计24次,进一步营造了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
  此外,九龙社区于2019年12月成立了“九龙腾飞”共富公司,对8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资金实施专业化管理运营。同时,探索共富公司、物业服务企业、居民共同出资模式,开展社区公共设施维修改造工程,推动社区环境面貌不断改善。2020年以来,累计聚合三方资金400余万元,启动电动汽车充电桩增设、景观绿化提升等项目15个,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下一步,九龙社区将继续以居民诉求为导向、以居民满意为目标、以治理有序为根本,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的带动作用,依托“六员共治”,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单元、大事不出合作社、难事不出社区”。
把“身边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薛家岛街道聚焦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本报记者丁霞 本报通讯员孙心怡
  
  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整治油烟扰民,解决路面坑洼不平……一直以来,薛家岛街道始终把群众的“身边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聚焦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凝聚各方力量,落实为民办实事举措,用实际行动守护辖区居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清理楼道垃圾
畅通消防通道

  近日,薛家岛街道网格员接到居民反映,双星名人海小区2号楼13层的消防通道堆积了大量的生活垃圾。
  接到反映后,网格员立即和双星名人海小区物业经理到现场查看,了解到这些垃圾为13层一户居民捡拾积攒所致。随后,网格员将此事向网格长进行了汇报,网格长立即组织民警、综合执法队员、物业工作人员召开协商议事会,并一同前往现场解决问题。民警宋修波将消防通道堆积杂物的危害向居民进行了耐心解释,让其了解占用消防通道的严重后果,物业工作人员也表示,可以协助居民清理垃圾,最终取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第二天,综合执法队员、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帮助居民对该处消防通道的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
  网格员表示,后期将持续加大隐患巡查力度,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整治油烟扰民
化解矛盾纠纷

  前段时间,薛家岛街道成功调解了一起油烟扰民问题,有效化解了居民和商户之间的矛盾。
  7月22日,薛家岛街道青云山路社区网格员接到悦海花园小区居民反映,小区附近的一家餐馆油烟直排小区,导致家里充满了油烟味,甚至衣服、家具上都沾染了油烟。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薛家岛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一同赶往现场查看。“这家餐馆的油烟味特别重,每次经过门口的时候都能闻到。”现场居民表示。随后,执法中队和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对餐馆的厨房设备和油烟排放设施进行了检查,发现存在油烟净化设备老化、烟道变形锈蚀及存在大量油污积尘等问题。执法中队工作人员向餐馆负责人详细说明了油烟排放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并告知油烟排放不达标的处罚规定。改造过程中,网格员与执法中队工作人员进行了全程监督,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改造完成后,油烟排放量明显减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餐馆负责人也表示,后期会及时维护油烟净化设备和清洗烟道。
维修破损路面
守护出行安全

  “凤凰城小区内部的环形路破损严重,路面坑坑洼洼的。”近日,薛家岛街道凤凰城小区居民向天目山路社区网格员蒋丹凤反映道。
  接到居民反映后,蒋丹凤立刻到现场核实情况,沿着小区环形路仔细排查,一一落实需要修理的路面位置,并认真做好记录。随后,蒋丹凤联系了该小区物业负责人张国栋和物业工程修理工作人员,一同查看路面破损情况,制定修理方案,针对居民提出需要修理的路面优先修理。在蒋丹凤的积极协调下,受损的路面最终得到了及时修复。
  接下来,薛家岛街道将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用一件件暖心小事彰显责任与担当,倾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群众有所呼,街道有所应”,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书记吹哨 部门报到 大村镇打造“书记说说‘村’里事”为民办事党建品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本报记者 梁玉鹏

  9月3日,大村镇举办第一期“书记说说‘村’里事”活动,标志着“书记说说‘村’里事”为民办事党建品牌正式启动。作为该镇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开展为民办事“一把手负责制”的具体实践,“书记说说‘村’里事”为民办事党建品牌通过“书记抓、抓书记”,全力做好“三级书记抓治理”,切实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在最基层,解决在“家门口”。
  活动中,各村党委书记提出了群众反映较多的民生问题,镇相关部门现场接单、现场解答,镇党委书记确定解决方案,同步形成会议纪要,镇党政办公室(督查考核)跟进落实。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讲给站所听”的方式,打破原有交流方式,在面对面共商共议中,提思路、想举措,为村庄站台、减负、赋能。
  此次活动共推进解决8项近期为民办事重点事项,涉及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闲置资源盘活、占地补偿、社会救助等,其中现场办结3项、两个工作日可办结事项3项,两个工作日确定办理方案2项。
  据介绍,“书记说说‘村’里事”参与对象包括镇党委书记、村党委书记、自然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聚焦“三级书记抓治理”,设“书记话发展”“书记说民情”“书记谈经验”等三大主题,通过建立“书记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解决群众需求、保障民生福祉打造开放互动交流平台,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该为民办事党建品牌旨在搭建一座镇村沟通的桥梁、打开一扇聆听民意的窗口,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大村镇党委书记任双平现场对各位村书记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多提问题、多谈意见建议。
  为办好民生暖心事、提升群众幸福感,大村镇直面基层治理难题、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在自我加压中做“加法”、在服务距离上做“减法”、在提高效率上做“乘法”、在矛盾化解上做“除法”,着力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从“被动处理”向“源头化解”转变,推动形成基层治理良性循环。下一步,大村镇将以“书记说说‘村’里事”为民办事党建品牌为依托,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持续创新服务方式,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免费校车开到家门口 海青镇首次开通幼儿园免费校车专线,接送90余名原村办园孩子到中心幼儿园上下学   □本报记者 谭宁
  本报通讯员 张学林 徐娅男
  
  9月2日开学首日一大早,两辆“大鼻子”校车分别到达海青镇小岭村和刘黄崖村,静静等候小乘客上车。这些小乘客并不是中小学生,而是幼儿园的孩子。这也是海青镇首次开通幼儿园免费校车专线。
  为促进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海青镇投入50万元实施“公办园免费校车民生工程”,提供两辆校车免费接送90余名原村办园儿童到中心幼儿园上下学,极大缓解了家长接送孩子不便的问题,保障学生乘车安全,让家长满意安心。
  “平时都是老人去幼儿园接送孩子,路上很不安全,现在孩子统一乘坐校车,当父母的心里就踏实了。”一名孩子家长告诉记者。
  今年暑假期间,海青镇宣教文卫中心、学区教育服务中心及中心幼儿园联合校车公司,根据家长意愿、村庄分布、道路条件,精心规划校车最优路线及时间安排。此外,还对两辆校车进行了安全检修、卫生清洁和消毒通风等工作,切实筑牢校车安全屏障。
  近年来,海青镇采取一系列措施,把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普及全面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大力筹措教育经费,优化教育环境,强化人文关怀,先后实施幼儿园改造提升、小学五育融合中心建设、中学平安绿色校园提升、中小学护眼灯和数字监控改造等校园民生工程。争取区慈善总会、共建单位、公益组织等多方支持,利用儿童节、教师节及寒暑假,对优秀学生和老师进行表彰,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解决学生午餐等问题,加大防溺水和托管机构安全检查力度,切实让师生和家长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下一步,海青镇将立足全环境立德树人,以师生需求和家长期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教育事业更高质量发展,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王台街道 畅通消防通道 筑牢安全防线   □记者周莹报道
  本报讯为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王台街道组织开展畅通消防通道专项整治行动。
  行动中,王台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联合整治小组,明确整治重点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压实各行业站所的职责,严格落实行动要求。同时组织各管区、居委会等,通过入户宣讲、业务培训、实操演练等方式,为居民讲解安全逃生知识,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
  此外,王台街道还采取单位自查、行业站所督导检查以及街道联合整治小组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九小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通道进行大力整治。截至目前,已督导检查300余家生产经营单位,拆除并整改了140处影响人员逃生的防盗窗和防盗网,疏通了50余处被占用的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督促整改电动车违规充电、停放问题80处。
灵山卫街道 直播带货培训 拓宽就业渠道   □记者 祁璟
  通讯员 王婷婷 报道
  本报讯 近日,灵山卫街道在东方影都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开展了为期3天的直播带货技能培训,吸引辖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实体店经营者等80余人参加。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讲授+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实操演练提升技能水平。现场,阳光大姐职业培训学校教师高燕为学员们讲解了直播带货的技巧和方法,并手把手教学员们如何拍摄视频。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进行考核,并为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培训证书。“作为一名全职宝妈,我想通过直播挣个零花钱。这次培训让我对直播带货有了直观的认识,少走了很多弯路。”学员薛莲香说道。
“娘家人”铺路,助“卡嫂”就业 辛安街道成立“卡嫂”协会,充分发挥妇联力量为货车司机家属灵活就业提供支持   □本报记者 徐丽
  本报通讯员尹建筑徐佳琳

  为扎实推进“两企三新”工作深入开展,让大货车司机群体更舒心、安心地工作,近日,辛安街道组织成立了“卡嫂”协会,并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会议,20名“卡嫂”代表出席。
  据介绍,辛安街道作为新区千亿级工业重镇和商贸物流集散地,紧邻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辖内物流企业达1109家,每天进出大货车5万余辆(次),因此这里聚集了一大批卡车司机。而在这些卡车司机背后,还有一批默默付出的女性——“卡嫂”,她们渴望在这里找到一份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补贴家用的灵活工作。
  “卡车司机工作流动性大,家庭是他们最大的牵挂。为此,我们成立了‘卡嫂’协会,更好地帮助卡车司机解决后顾之忧。”辛安街道妇联主席刘娜说道。
  座谈期间,“卡嫂”们结合自身情况,对在就业或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并对街道妇女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在探讨交流中,针对部分“卡嫂”提出的货车司机找活难及灵活就业问题,刘娜为大家推介了街道“车先锋”小程序,并表示街道将持续开展电商培训、家政技能培训等活动,最大程度为“卡嫂”灵活就业提供支持。座谈结束后,辛安街道妇联邀请淮河路社区党委书记宋龙芳为“卡嫂”们推介了妇女创收项目“线团团”钩织社,并带领大家体验学习。
  下一步,辛安街道妇联将持续关注“卡嫂”群体,为她们提供技能培训、知识讲座、子女免费托管等多元化服务,切实增强她们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长江路街道 传承文明家风 共建文明家庭   □记者 刘宏超
  通讯员 李春霖报道
  本报讯 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家庭创建,近日,长江路街道在濠南头社区组织开展了“传承文明家风 共建文明家庭”主题宣讲会。
  宣讲会上,山东省文明家庭代表陈记海为30余名社区居民讲述了自己无偿献血以及带动亲朋好友参与无偿献血的经历,并与大家分享了培育传承良好家风的经验。
  下一步,长江路街道将继续深入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宣讲活动,大力加强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引导居民树立家庭美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让“文明之花”在更多的家庭落地开花,结出丰硕的文明成果。
医疗自媒体亟须建立专业、合规边界 变味的“网红医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在灯光和布景下,摄像师调整好画面,开启镜头。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盯住镜头,调节好情绪,眼神不时瞟向一侧的提词板,面带笑意,侃侃而谈。
  这不是电视台在录节目,而是一些主打健康科普的医生,以拍摄自媒体视频走红网络的方式。他们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上做科普、讲解健康知识,有些已被打造成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医生”。
这些视频账号是医生本人在运营吗?医疗健康自媒体的边界在哪里?对此,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发现,这些账号背后有着一条运作链条:由医生出镜,运营部门拍摄剪辑发布内容,并负责广告投放,再由客服部门维护评论区、回复私信,通过能拉动网络流量的“话术”将粉丝转化为医院患者。在非专业、非正规团队运作下,出现了一些借提供所谓“专业服务”带货卖课、开展不当营销的“网红医生”,让有些医疗健康科普变了味、走了样。

  懂流量密码
  医疗健康知识却是“小白”
  虽然不是医务工作者,但姜雨(化名)每天穿梭在医院里。早上,她从陪医生查房或坐诊开始一天的工作。她和摄像师分工明确,一人负责在医生和病人的交流中寻找选题和文案策划的灵感,一人负责拍摄素材。
  姜雨是一家私立医院自媒体运营团队负责人之一,带领10名员工运营一位医生的全平台账号。她告诉记者,这位医生每天接诊几十位患者,没有时间进行视频内容更新,都是由姜雨和助手一手包办,从图文、视频和直播的选题及文案策划,编导拍摄,剪辑发布,到账号后台数据的维护、回复和用户转化,都要加以运营维护。
  在姜雨看来,医院将机构或者医生个人的自媒体账号交由运营团队或者网红孵化机构(以下简称“MCN机构”)代运作,是比较常见的操作模式。而部分机构或个人,为了“出圈”、博“流量”,不惜采取一些“出格”手段。
  记者发现,有的“网红医生”背后有专门的“操作”团队,平台上活跃着一些新媒体运营师,为医疗科普号增加流量“支招儿”。一位平台描述为专注医疗流量变现的MCN机构创始人在视频中声称,想做爆款视频,要根据自身专业,寻找10个流量做得好的同类IP,从他们的内容中梳理出最火的20个视频,进行翻拍。诸如此类的“起号攻略”在平台上颇受追捧。
  这些“操作团队”制造一个“网红医生”,从文案策划开始,提供一条龙服务。他们专门研究互联网流量密码,但在医疗健康知识上有的却是“小白”。
  姜雨坦言,目前,她们团队中没有医疗专业背景的成员。“之前有一个学护理的,后来被调到客服部了。”这些非专业人士写文案时,把从网上东拼西凑的科普内容进行“加工”。医生只是在拍摄前大概看一下,忙的时候甚至拿过来就念,起不到把关作用。
  不同医生术业有专攻,但记者在一些医生的视频账号中看到很多“杂谈”,例如蚊子的天敌是什么、高考志愿如何填报等不在医生专业范围内的内容。“什么内容火就蹭什么,先把用户吸引过来再说。”姜雨说,图文内容写起来更为简单,运营人员像裁缝一样各种拼接,为了攒出“爆款”,他们主打“标题党”路线,制作的标题或危言耸听或贩卖焦虑,以吸引眼球。

  为求流量
  不惜“摆拍、编故事”

  为了吸引更多流量,姜雨和团队成员把医学科普内容尽可能做得趣味化,甚至不惜“出剧本、编故事”。运营人员将声音进行变速等处理后,就变成长途跋涉前来问诊求助的患者。
他们会抛出诸如“儿子谈的女朋友确诊,还能娶吗”“小情侣看病欺骗医生,不说实话有多可怕”这样易引发社会关注的话题,或是“丈夫患病二十载,妻子始终不离不弃”的温情故事,由此吸引眼球、制造话题。“这样的视频点赞和评论明显更多,会带动账号流量上升。”姜雨说,“年轻的、有表现力的医生还可以安排专门的剧本摆拍。”
  除了“剧本摆拍”,一些“伪科普”更容易让人步入误区。
  在某网络平台上,有些短视频创作者以“亲身经历”的方式,展示各种所谓“视力恢复”技巧。这些博主声称,只要按照他们的方法进行训练,视力就能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恢复”,可以从深度近视800度好转到100度。
  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进行批驳,强调目前医学上尚无有效根治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加重。
  航空总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邢岩一直致力于医疗科普工作。她认为,医生应正确对待医疗科普视频,关注社会热点和民众需求,针对常见疾病、健康误区等问题进行专业的科普宣传,而不是追求“流量为王”。同时,她提示公众要保持理性,提高健康知识素养,对于网络上的医疗信息,审慎地加以辨别和筛选,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有了流量
  就可以借此“变现”
  在姜雨和运营团队看来,遇到一个适合打造网络个人IP(个人品牌——记者注)的医生并不容易,她所在医院有近10位医生,他们尝试为5位医生开设自媒体账号,只有两位医生的账号有“网红”潜质,目前全网均有600多万名粉丝。
  “网红医生”有了流量,就可以借此“变现”。他们可以向医院引流患者,也可以在线问诊。还有的MCN机构会筛选有需求的用户,将他们匹配给合作的医生,这些医生会作为健康管理顾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健康需求进行指导。
  姜雨平时经常与同行们交流,她发现,大部分专注医疗科普账号的MCN机构设有专门的客服团队。科普内容发布后,医生的账号就交由客服部接手。客服人员负责回复评论或私信,将流量引入医院。“平台不会管,因为问诊过程发生在平台之外。”姜雨透露说。
  记者在某平台私信了一个由MCN机构运营的医生账号,随即收到一条自动回复的消息,其中包含一个链接,点击该链接,被引导至一个第三方平台,要填写患者确诊病种、患病时间以及电话号码等信息。次日,记者接到该医院的客服电话,对方自称是该医生的助理,发送了医院地址,邀请前来问诊。
  姜雨坦言,她运营的这家医院的两个医生自媒体账号1个月可以为医院引流200多位患者,“运营后创收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此外,有不少医疗自媒体账号开通了橱窗带货功能,视频内容主打健康科普,带的货却从养生产品到生活用品、厨具等,琳琅满目。姜雨运营的一个医生账号的橱窗主页显示,在售件数2653件,有2388人跟买。
  记者查看几个由MCN机构运营的医生账号内容后发现,这些机构擅长进行隐性商业广告植入。比如,医生在视频中只推荐某些成分或配方,并不提及具体产品。而在评论区,往往会有一些粉丝基于对医生的信任,询问其推荐哪个品牌,这些医生便会在置顶评论回复中加以“指引”。


  开展专项行动,整治网络直播领域突出问题

  包括“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冒充金融、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专业人员,借提供所谓“专业服务”带货卖课等

  以专业、合规为方向,对医疗自媒体进行综合治理十分必要。近年来,各大短视频平台严格把关医生专业身份认证和医疗健康科普发布门槛。但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一些未认证的账号,不是医生,却打着医生旗号进行“伪科普”。
  姜雨表示,受平台政策调整影响,医疗自媒体账号现在越来越难做。但对于某些要求,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按规定,个人账号需要具备“公立三级医院主治医师及以上资格”。对此,姜雨说,可以通过让医生多点执业(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来实现平台认证。她运营的账号就是通过“挂靠”山东某医院,取得认证的民营医院医生账号,目前仍在运营中。
  不过,近日中央网信办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直播领域五类突出问题,其中包括“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冒充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专业人员,借提供所谓“专业服务”带货卖课,开展不当营销。
(据中国青年报)
神同步!仨高中室友又成大学校友 河南洛阳一高中同班、同寝室的“三兄弟”同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录取   □本报记者 丁一
  本报通讯员 管建欣 邹仪婷 张可
  
  同班、同寝室、同年考入同一所高校,这样的缘分,恐怕只能用“神奇”来形容了。这个夏天,三封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录取通知书发往同一个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级1班301寝室。原来,该寝室的何天浩、张哲、郭洋洋分别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录取。
  据了解,何天浩、张哲、郭洋洋是在高二选科后被分到同一个寝室的,两年时间里,他们彼此欣赏,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录取结果公布后,身为寝室长的何天浩第一时间联系了张哲、郭洋洋,“没想到我们仨都考入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人满是惊讶与高兴。命运的奇妙安排,让三个少年在人生转折点再度相聚。
  “郭洋洋活泼幽默,能给寝室带来欢乐,学习上则成熟稳重、思维灵活;张哲比较古灵精怪,看似大大咧咧实则心思缜密,喜欢探究问题。”谈及两位室友,何天浩如是说。
  郭洋洋则表示:“何天浩特别友善、乐于助人,对事务管理细心,能够和别人及时沟通。”他特别提起了寝室生活的一件暖心事:“高二疫情封校期间,有一天晚上我发烧了,何天浩很快发现了我的不对劲,马上把退烧药分给我,让我特别感动。”
  生活中,何天浩、张哲、郭洋洋既是室友又是“战友”,他们三观一致、志趣相投。“在学习方面,我们互帮互助,也相互竞争。正因如此,我们才一直进步。”张哲表示,在成为室友的两年里,他们三个人每天都会在走廊讨论难题。
  “我们还常常交流未来的理想规划,共同奋进、并肩成长。这些闪闪发光的瞬间,成了彼此青春中最美好的记忆。”张哲说道。
  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录取后,何天浩、张哲、郭洋洋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坚定目标。
  其中,深知能源是国家发展命脉,立志于探索高效、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何天浩选择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未来的学习中,他将把知识融会贯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张哲选择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他深知油气资源对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中石大这个平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未来能为国家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的油气储运网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郭洋洋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新生,未来想认真学习前沿知识,参与实习,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成为具有扎实管理学科知识的人才。
  “希望在大学生活中可以延续我们高中的友谊,继续共同进步。能和何天浩、张哲一起在中石大继续奋斗,让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谈及刚刚开启的大学生活,郭洋洋开心地说道。
山东科技大学—— 师生定下小目标 科研筑梦启新程   □本报记者丁一
  本报通讯员韩洪烁
  
  随着暑假的结束,驻区各高校的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8月26日开学首日,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广大师生满怀憧憬地投入新学期的工作、学习和科研中。
  在泰山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新学期的第一缕晨光冉冉升起,计算机学院400余名师生在国旗下庄严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教学楼里,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开学第一课;图书馆中,同学们安静地翻阅书籍,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实验室里,师生们潜心钻研,推动科研攻关;操场上,无数跑动的身影散发着青年人独有的青春魅力……
  一大早,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陈军涛就来到实验室,与学生一起做实验。谈及新学期的目标,他表示,自己将沉下心做好科研项目,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为自身成长增添“砝码”。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孔彪召集所带的7名研究生,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组会”,检查研究生假期科研工作进展,并与大家深入讨论新学期的课题计划。孔彪表示,新学期给自己和学生定下了新的科研目标,将用科研成果服务社会。
  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教师刘如飞在课堂上了解了学生在假期的学习、实践情况,介绍了专业领域的最新信息,并对大家提出课程要求和期待。
  经济管理学院吴言忠教授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做足了准备。他表示,作为一名老教师,将继续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努力把最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他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不断提升自我,增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距离上课还有半小时,外国语学院2023级本科生任宇童就已经来到教室为上课做准备。对于新学期的计划,她表示:“本学期我将继续专心上好专业课,在此基础上多参加高质量的专业学科竞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同时,我还要看一些世界名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充实自己的校园生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研究生王瀚琨整个假期几乎都在实验室度过,开学第一天,他又早早走进实验室,继续着未完成的实验。“这学期的目标就是继续学好专业知识,多发表几篇论文,为毕业奠定良好基础。”王瀚琨说道。
青岛理工大学—— 书记校长进课堂 点燃学子求知欲   □本报记者丁一
  本报通讯员王阳
  
  开学伊始,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走进教室,聆听、讲授专业课,和学生们共同开启新起点。
  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堂上,山东省教学名师时伟教授为同学们讲授了奥运冠军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比赛时脚下红土的特性,用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揭开了土力学的神秘面纱。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赟全程参与了课程的学习与讨论,让师生们感受到了校领导的关怀与鼓励,进一步促进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同学们,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讲台上,青岛理工大学校长张凯为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建造专业2022级本科生讲授了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为主题的专业课。张凯从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讲起,引用当下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案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结合学生熟悉的“Chat GPT”“AlphaGo”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核心原理和应用场景。他还带领学生领略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这一技术在未来社会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该领域积极探索,用科技创新报效祖国。课堂上,张凯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活跃气氛,提高了学生参与学科讨论的热情。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极大增强了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智建222班的胡志伟说:“上完这堂课,我对张校长关于‘什么是人工智能’的提问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张校长列举的例子让人大开眼界,使我明白了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此外,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乐生、院长侯东帅等也分别走进课堂,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生的精神面貌,检查课堂秩序、教学设备等,并在课后与部分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一直以来,党委书记一线听课、校长一线授课是青岛理工大学常规化、制度化的一项传统举措,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对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