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基础设施为主导线、宣传引导为切入点、督导检查为推动力,灵山卫街道——

三招发力,垃圾分类跑出“加速度”


  灵山卫街道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扔垃圾。 □记者李涛 报道
  □本报记者 李涛 本报通讯员 沙见东 邓特
  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全面深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不断探索新思路,打造以基础设施为主导线、宣传引导为切入点、督导检查为推动力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垃圾分类工作不断走进深处,推向实处。
  “满额”设施满足居民投放需求
  “我们在每一个垃圾投放点都放置了蓝、绿、灰、红四个垃圾桶,分别对应‘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在灵山卫街道首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的学院路社区龙湖紫宸小区,学院路社区书记李静茹告诉记者,社区联合小区物业,在小区内设置了多个垃圾定点投放点,方便居民投放垃圾,这样以来,垃圾乱扔乱放、不分类的现象就越来越少了。
  龙湖紫宸小区只是灵山卫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为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进度,街道先后投入200余万元资金,在辖内建成宣传栏160处、公示栏180处、指示栏450处,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有“阵地”、咨询监督有“门路”、分类投放有“指引”。同时,建成四分类标准点176处,配发垃圾桶1800多个,让“四分”设施成为居住小区“无忧点”,实现辖内分类垃圾桶使用全覆盖。
  “饱和”宣传让垃圾分类成共识
  “阿姨,普通纸和卫生纸可不一样。纸是可回收的,卫生纸属于其他垃圾,要扔进这个灰色的桶里......”近日,在朝阳山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正在进行。
  “我们定期在辖内各社区、村居开展宣讲活动,希望通过‘讲与做’的宣讲形式,让垃圾分类真正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该街道城市管理中心宣讲员王珍告诉记者,让居民学会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抓牢抓实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是卫城人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入口。
  据了解,街道第一时间成立垃圾分类宣讲、党员志愿、垃圾分类指导员等队伍,从垃圾分类的意义到“三化四分”知识,全面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利用会议培训、驻点打卡指导。并先后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等主题宣传活动50余场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的宣传引导效应,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走访入户宣传。
  “奖惩”督考促分类积极性更高
  该街道还以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导,根据各部门的垃圾分类管理分工,组建了3支垃圾分类“辅导员”巡查队伍,全面抓好垃圾分类,长期监督居民的垃圾投放等情况。
  “垃圾分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让居民参与其中,主动分类。所以我们针对各村居、居住小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奖励机制,激励居民主动参与,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地。”该街道城市管理中心主任郭金录说。
  此外,该街道还制定了每月评选“垃圾分类明星村居(小区)”等奖励机制,并对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单位采用“通报红红脸”的形式,做到有劝、有奖、有罚。上半年,共评选出毛家山村、西山冯村、瑞海花园小区、隆和水岸小区等10个“生活垃圾分类明星村居(小区)”。下达垃圾分类通报60余期,下达整改通知书30余份,查处并整改问题1800余处,促进了各单位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开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