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张家楼镇深入贯彻落实工委(区委)一届七次全会精神
工委(区委)一届七次全体会议吹响了在新的征程上推进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张家楼作为全国文明镇、美丽油画镇,被确定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下一步,全镇将坚决贯彻落实工委区委的决策部署,以“党建统领、乡村振兴”为工作主线,以“做强特色、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紧紧围绕“强镇、兴村、富民”三大任务,勇当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所谓强镇,主要是抓好四大片区开发建设。一是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国际校区项目片区。配合区属国有企业,全力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土地规划调整等服务保障工作。年内学生公寓开工建设,明年首期工程交付使用,连同周边区域高起点打造科教文商产业聚居区。
第二个片区是龙湖商业综合体片区。推动4万平方米的龙湖商业综合体6月份实现主体完工,同步启动招商运营。引进2-3家知名商业品牌和金融机构,完善区域商业服务配套功能,打造全镇旅游商业服务中心。
第三个片区,人才公寓项目片区。一期工程占地249亩,正在进行土地清场。用1到2年的时间建成1万套人才公寓,吸引3万人口入驻,进一步增强镇驻地的人才承载力。
第四个片区就是乡村振兴产业园片区。今年4月2日我们在全区率先举行了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加快完善道路、管网、绿化等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推进总投资13亿元的长青国际集团海外生产研发基地、汽车电子配件生产等5个高端制造业项目建设。目前所有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底厂房主体竣工、明年上半年全部投产。
所谓的“兴村”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产业兴村,另一方面是改革兴村。
产业方面主要是突出抓好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园是张家楼镇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阵地和平台。除4月份首批集中开工的5个项目外,接下来还会引进智能制造、食品加工和电子装备等高端制造业项目,进一步壮大制造业总体实力。同时,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整合提升现有生态园区,完善旅游接待功能,从各方面不断提升人气和商气。
改革方面主要是优化调整村庄结构。4月20日,张家楼镇召开村庄结构优化调整动员部署会议,调整工作正式进入组织实施阶段;4月29日,镇党委分别印发调整村党组织设置和公布村党组织成员的文件,成立草泊河村、松山村、丁戈庄村等11个新村党委,同步理顺59个网格党组织设置,配强新村、网格党组织班子,完成党组织融合工作;5月9日,全镇启动村民自治组织调整和集体经济融合表决工作,首批26个村分别组织召开村民会议和股东会议;5月17日上午,随着东安子村完成计票工作,张家楼镇村庄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顺利完成。调整完成后,全镇从59个建制村减少到11个建制村,全镇建制村数量减少80%以上。
所谓的“富民”主要是两块,一是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坚持和完善城乡统筹的民生保障制度,通过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训的方式,提高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继续实施自2018年开始的镇办民生实事。今年我们镇财政投资800多万元,高标准实施好学校基础设施配套、公共卫生服务提升、文化惠民等10件民生实事。深入推进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开展“我爱张家楼,建功靠大家”民声倾听主题活动,擦亮“一律办好”为民服务品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