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为民服务活动并行开展
“望闻问切”巧解民生难题

社会治理中心大厅实时监控视频平台。
□记者 梁玉鹏
通讯员 安丰艳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隐珠街道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广开言路汇民声,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将“我爱青岛.我爱新区活动”与“办好百姓身边事”“天大的小事”等专项为民服务活动并行开展,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式,巧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常望”,关注百姓热点。开展以“我爱青岛.我爱新区”为主题的纠纷大排查,发挥社区干部和网格员的作用,围绕劳资纠纷、项目建设、环境污染、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重点人群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发挥社区、居(村)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确保“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
“勤闻”,关注百姓“痛点、堵点”。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全面“倾听”百姓心声。在线下,结合城乡社区网格组团化服务管理,深入社区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在疫情防控一线、复工复产现场听取群众意见。6月3日,网格员徐琼巡查至滨河小区13号楼时,居民向其反映自家楼后有树木遮挡视线,影响家中采光,希望该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经现场查看此处绿化带的权属单位是园林环卫部门,网格员立即通过组团化微信群联系环卫部门隐珠作业队,20分钟后,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作业队完成了对树木的修剪,得到居民认可。通过网格组团化,从倾听百姓心声到解决百姓诉求,当日事当日毕,第一时间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
在线上,开通“和美隐珠”微信公众号、83195000热线等畅通百姓诉求渠道,确保能第一时间掌握群众关心反映的问题信息,全面了解群众对基层民主管理、便民服务、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状况等方面的意见建议。4月15日上午9点左右,家住隐珠街道天一畔城的张女士通过民生诉求热线83195000反映噪音扰民问题,接到消息后网格员孙鹤、朱玲立即前往现场处置,避免了矛盾升级。
“多问”,问明百姓难点。坚持在问题现场、百姓炕头、田间地头办公,同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理清问题关键因素,积极予以协调解决,同时,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设立社区开放日、推行居民议事制度,邀请居民参与制订“社区公约”,多问群众的想法和建议,让群众参与到社区建设管理当中,提高管理的公开度、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
“善切”,找准百姓堵点。擦亮矛盾化解品牌,用好“春英人民调解工作室”“姐妹心语室”“律师会客厅”等调解服务载体,拓宽百姓诉求渠道,将问题化解在苗头和萌芽,发挥“乡贤”“三老”作用,引导百姓自行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增强百姓自我管理和服务水平。5月28日,网格员巡查至安居小区,发现一起由经济赔偿问题引起的纠纷。原来是居民马先生的家中漏水,导致楼下王先生的房屋遭到水淹,破损较为严重。网格员杨敏将争吵的几人劝至社区的“律师会客厅”进行纠纷调解。最终经调解,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由马先生赔偿王先生经济损失8000元,矛盾顺利化解。
今年,隐珠街道在开展多项为民服务活动期间,通过网格员巡查走访、公众投诉、热线电话等接受各类诉求事件34748起,处置率达100%。今后,隐珠街道将继续坚持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纾解民怨,改善民生,温暖民心,将“我爱青岛.我爱新区”民生倾听主题活动做实做细,让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到网格组团化工作中,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