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精细化 服务零距离
泊里镇多举措助推“三我”活动落地见效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董秀娟
“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泊里镇始终秉持“爱青岛、爱新区、爱泊里”的理念,多举措畅听民意、纾解民怨、汇集民智、改善民生,叫响“服务零距离”品牌,着力提升全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加快打造具有泊里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
畅听民意“零阻碍”
今年4月底,在全镇开展的对贫困户居住条件深度摸排中,新港城社区网格员走访时发现,前松园村低保户王洪君家中的房屋后墙出现较大裂缝。网格员将情况反馈给村支部书记,并前往镇规建办咨询贫困户危房改造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5月底,王洪君终于住进了修葺一新的房子。
据了解,泊里镇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和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由46名专职网格员会同扶贫办工作人员对全镇3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遍访,在宣传“三我”活动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同时,通过社会治理平台等线上“不见面”方式宣传“三我”活动,广泛征集社情民意。印发了《关于以家庭为单位征集“我爱泊里·我为港城发展献计策”社情民意的通知》,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村居工作等方面,印制调查问卷26000份,由社区工作人员和专职网格员入户发放,征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
纾解民怨“零疏漏”
六月麦收时节,信阳一村村民刘大爷向网格员反映,自家的麦地中有联通电缆线从地面横穿而过,收麦师傅怕出问题,不敢进地收麦。了解情况后,网格员立即联系信阳社区网格长进行协调,并上报社会治理中心联系联通工作人员。经过协商,最终联通方面赔偿了给刘大爷麦地造成的损失,切实化解了刘大爷的“烦心事”。
据了解,泊里镇通过制定《泊里镇信访矛盾源头防控工作方案》,建立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组织各社区、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全面排查信访矛盾纠纷,最大限度确保矛盾纠纷“零疏漏”。制定《2020年度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活动工作方案》,对17件信访积案落实党政领导包案制度,由社会治理中心牵头,逐案制定化解方案,明确化解时限。目前已成功化解10件。同时借助网格组团化服务管理制度的优势,第一时间联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服务群众“零距离”
近日,草桥村刘大娘向网格员反映其儿子与儿媳二人因工作原因一直没有时间办理《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希望网格员能够帮忙代办。网格员查找办理流程后,次日便帮助其办理了服务手册。
通过在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中心开通“84180001”24小时在线“民生110”号码,一口受理群众诉求。印制30000份《最多跑1次服务零距离》政务服务手册,提供134个各类服务常用二维码,由专职网格员发放给全镇居民、建筑工地和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向全镇162家企业派驻特派员的同时,社会治理中心又向全镇92家小微企业派出46名专职网格员作为“接诉即办特派员”,打造企业的审批“代办员”、信息“反馈员”、政策“宣导员”和政企“协调员”队伍。被企业亲切地称为“随叫随到特派员”。
截至目前,泊里镇通过各种渠道累计办理群众诉求11949件,事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