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社会资源 推进乡村治理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吴滟蔚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既考验了社会治理的体系和能力建设,也考验了社会治理的文化和精神培植。从反思的视角来看,在治理文明实践中,治理的深层是人文。
为此,张家楼街道把打造人文社区共同体作为促进乡村治理的有力抓手,携手青岛理工大学、青青岛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等多元化社会力量,着力在“教育人、关爱人、服务人、凝聚人”上下功夫,探索创新路径,不断激发乡村治理活力。据了解,张家楼人文社区共同体家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多元力量协同参与”的建设理念,积极打造人文社区共同体家园六大场景。包括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打造“党旗红、社区兴”人文社区党建品牌;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法律人,社区坚持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体系,实现乡村治理方式由单一型向组合型转变;共建共治是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共同体家园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以“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为主导,成立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委员会,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通过丰富的环保主题活动,打造鸟语花香的共同体家园是人文社区的应有之义;通过“人文夜校”“三联活动”“五治融合”“村民议事”“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方式,推进“人文治理”创新发展,保障村民根本利益的有效实现,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真正建设成居民幸福宜居的人文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