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贸片区推出6大类30条举措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三“路”并进,赋能企业发展

青岛自贸片区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向纳税人讲解新政策。
□本报记者 刘腾
为加速形成充分吸收资金和人才的洼地效应,青岛自贸片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集成攻坚行动方案》,内含办税缴费、发票申领、退税减费、政策服务、以数治税、联合信用管理6大类30条具体服务措施,为青岛自贸片区企业发展充分赋能。
办税缴费“走网路”
“姜女士您好,您申请的对外支付备案已经受理成功,可以登录电子税务局自行打印备案表。”日前,青岛中远海运工程物流有限公司通过电子税务局申请办理对外支付备案,在通过审核后,第一时间就收到了电话通知。
“在青岛自贸片区办税越来越舒适便利。”随着改革不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的片区企业享受到政策创新所带来的红利。记者了解到,青岛自贸片区加快推进“智慧税务”步伐,推出电子税务局和自贸税务事项全程网办,进一步降低办税成本,实现服务升级。
“2020年初,302项业务实现了网上办理。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继续丰富网办业务事项,结合实名认证系统不断减并流程、压缩资料,网办税收业务事项又提升33%,电子税务局网办税收业务事项及质量位居全国前列。”青岛自贸片区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403项业务已经实现全程网上办,“走网路”成为了纳税人缴费人首选。
“申报、备案等业务统统可以网上办理,在填写主税申报表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合并申报功能进行申报,附加税费将直接作为附表进行填写申报,避免了我们有时候出现附加税费漏报的情况,着实方便。”青岛华泰江山实业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刘涛感叹道。
此外,青岛自贸片区还创新推出商事登记和税务登记一次办结、自贸区休眠企业“零打扰”、“行政全职能”服务台和税收政策解答“热线+平台”二合一等多项惠企措施,让企业真切感受到舒适便利。
畅通办税“快速路”
青岛自贸片区推出百万版以上发票“前置介入”,让企业再次申领百万版以上发票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
“在发票即将到期的时候,青岛自贸片区税务部门会主动提前告知我们办理流程及所需材料,申领发票比之前更快也更省心了。”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冷冰告诉记者。
此外,青岛自贸片区还通过税收大数据筛选确定了发票领用“白名单”,对名单上的企业再次领用百万版以上发票,实行在线视频约谈的方式进行核查。同时,对于区内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各项税费缴纳正常的生产型企业可核定长期使用,进一步便利纳税人。
快捷便利不仅体现在发票申领,出口退税方面也赢得了企业点赞。青岛优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申报首笔出口退税后,短短4天就收到了退税款,盘活了“孵化期”新办企业的资金池。
据悉,青岛自贸片区在山东省率先推出“先退后管”出口退税新模式,对首次申报退(免)税1万元或连续12个月申报退(免)税10万元以内的企业,将平均退税办结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68%的首次申报企业税款退库时间平均提速75%以上。
服务走上“精准路”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青岛自贸片区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其税收政策也需要精准研究。片区税务部门密切跟踪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对保税维修、融资租赁SPV项目、商业保理等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组织专人专题进行研究,梳理明确其适用的相关税费政策,为新业态的落地发展提供专业化税收政策服务。
“光有政策服务是不够的,我们还通过税收大数据,主动为片区企业进行税收风险提醒,将风险特征、防控应对方法打包成‘纳税风险防控包’精准投放给企业,并制作关联涉税事项‘提醒单’,在审核审批环节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帮助企业有效防范税收风险,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青岛自贸片区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助力青岛自贸片区打造成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引领区,税务部门还与黄岛海关合作,将税务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和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相结合,推动双方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目前已有23户A类企业通过海关AEO认证,可享受联合信用下的税务便利和通关支持。
青岛自贸片区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片区建设及纳税人缴费人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将6大类攻坚项目融会集成,打通税务部门内部环节,使广大纳税人缴费人共享改革创新成果,打造具有自贸区特色的现代化税收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