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董家口经济区今年力争完成固投234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

培育壮大四大基地,攻坚突破两大集群


  董家口经济区化工产业园航拍图。□记者 李亮 摄

  惠城科技FCC催化剂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 □记者董梅雪 摄
  □本报记者 董梅雪
  一年春作首,万事贵争先。2月底,总投资50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在董家口经济区集中开工,这是董家口经济区瞄准全市“项目落地年”和新区“攻坚突破年”要求,贯彻落实全区党建工作暨项目攻坚突破动员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将有效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提升产业新动能。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400亿元、推进31个待建项目开工……从这份2021年工作计划和目标中不难看出,董家口经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谋定快动,董家口经济区正以使出牛劲、开足马力、争分夺秒的决心和奋斗姿态推动项目落地。
  在建项目总投资超600亿元
  目前,董家口经济区集聚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9个,总投资1610亿元。其中,过百亿元项目6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7个;已投产项目44个,总投资730亿元;在建项目44个,总投资640亿元;已签约待建项目31个,总投资240亿元。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项目引进和建设方面,董家口经济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总目标,把高速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实现路径,全力以赴抓项目促发展。2021年,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0%,全面完成内外资到账任务,实现一季度和“十四五”开门红。
  “十四五”期间,董家口经济区将把主要精力向重大项目倾斜,要素供给向重大项目聚集,健全完善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张清单、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十四五”期间,确保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25年突破1200亿元。
  重点突破两大产业集群
  2021年,董家口经济区将以谋划建设重大项目为抓手,按照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以培育壮大化工新材料、大宗货物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及贸易、特钢装备制造四大产业基地为方向,率先攻坚突破化工新材料、大宗货物精深加工两大产业集群。
  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明确了三大化工产业链。以总投资203亿元的金能化学为龙头,延长丙烯下游产业链,形成550亿级产业集群;以益凯新材料为龙头,延长丁烯下游产业链,形成400亿级产业集群;以总投资120亿元的海湾化学为龙头,延长乙烯下游产业链,形成1300亿级产业集群。
  大宗货物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将以总投资130亿元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龙头,做大做强冷链物流加工贸易产业,形成千亿级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依托总投资80亿元的渤海粮油、中粮油脂等项目发展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形成百亿级粮油临港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总投资30亿元的董家口智慧木业创新示范园项目,培育壮大木材加工贸易产业,形成百亿级木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总投资22亿元的400万吨氧化球团项目和2亿美元的印尼沥青砂分离项目,发展矿石加工产业,形成百亿级矿石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在的董家口经济区已经成为企业竞相落户发展的“热土”和“乐土”,这离不开经济区一流的营商环境。
  董家口经济区深谙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是提速项目落地的先决条件,近年来,经济区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把“保姆式”服务延伸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项目,大力推行“首问负责”“一窗联办”“一网通办”“提前介入、模拟审批”以及承办、代办、协办、催办“4+4”的服务模式,全力以赴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一流营商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董家口经济区以闲置低效土地处置为突破口,大力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开拓了空间。
  为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经济区成立工作专班,开展调查摸底,进行拉网式清查,摸清涉嫌闲置低效利用的土地面积位置等信息,根据土地现状,对闲置低效土地进行详细勘察,拟定补偿方案,明确处置时限,提高调控力度,形成闲置低效土地常规化的处置机制。
  攻坚之声
  董家口经济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封洪海: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董家口经济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封洪海表示,董家口经济区将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总目标,把高速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落实市委“15个攻势”要求,按照新区“一核引领、三点布局、陆海统筹、智变融合”规划,加快形成“一区两镇”发展格局。力争“十四五”期间,工业产值年均增速25%以上,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突破80亿元。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功能性战略节点建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用足、用好新区赋予的改革红利,凝聚“一区两镇”发展合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把“保姆式”服务延伸到每个企业、每个项目,推行“首问负责”“一窗联办”等服务模式,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一流营商环境。
  项目探访
  FCC催化剂项目预计10月份投产
  预计年产值不少于9亿元,上缴税收不少于1亿元
  塔吊林立,大型机械轰鸣运转,百余名工人紧张忙碌……近日,记者进入董家口经济区惠城科技FCC催化剂项目施工场地,看到的是一幅繁忙施工的景象。
  据了解,惠城科技FCC催化剂项目由青岛惠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生产FCC催化剂、分子筛等化工材料,总投资8.5亿元,占地124.9亩,是青岛市的重点项目。
  “现在看到的建设场景都是一期项目。”项目部副部长孔繁民向记者介绍,“项目于去年9月份开工,竣工投产时间定在今年10月份,我们将抢抓进度,尽量将工期往前赶。”
  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几名工人穿插行走在钢筋搭建起的架子中,不停地绑扎钢筋、用手拽动检查是否牢固,未来这里将是1.2万吨/年分子筛的生产车间。据孔繁民介绍,该项目分两阶段建设,一阶段拟建2万吨/年FCC催化剂生产装置、1.2万吨/年分子筛生产装置、2万吨/年铝溶胶生产装置以及配套的罐区、库房、变配电室、空压站、循环水池、办公楼等。二阶段拟建2万吨/年FCC催化剂生产装置、0.6万吨/年分子筛生产装置及配套罐区、库房等。
  据悉,凭借成熟的生产工艺、原材料,该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行业基准值,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目前,已与位于董家口经济区的青岛LNG达成合作,项目投产后,将为其提供FCC催化剂,同时,项目已开拓国外市场。
  “整个项目建成后,FCC催化剂能实现年产4万吨,预计年产值不少于9亿元,上缴税收不少于1亿元,年销售收入9亿元,新增就业350余人。”孔繁民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