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好党史,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 张延华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奋斗。突如其来的疫情从去年年初一直持续至今,中国共产党人再次以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就要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从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一、深入学好党史,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1.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从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出发,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从毛泽东同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就是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增强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信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推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历史借鉴,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提供有益启示,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提供不竭动力。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必须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辩证把握时代主题,扎根在初心上、成长于使命中,坚定地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
二、深入学好党史,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一是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只有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才能凝聚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二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含义和实践要求。三是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推进改革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坚持让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着力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断巩固脱贫攻坚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狠下功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一要围绕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加快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通过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三要坚持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促进稳定,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积极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作者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人文社科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