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集约型校园“地下”藏乾坤

中石大古镇口校区运用集聚集约理念,充分开发地下空间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宿舍区下沉广场通过高低分隔造景,形成视觉上的错层和凹凸感。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张楚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西海岸新区校地融合办组织中科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驻区高校及海发集团、城发集团、黄发集团、融发集团等参建平台公司相关人员前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观摩并学习该校区集聚集约的设计理念。
  据学校基建处处长战永亮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充分开发地下空间,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满足了师生在科研、教学、交流、创业、学习、居住、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占地234.6亩,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筹资建设,建设投资约16亿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兖矿新能源大厦、国家工程实验室楼、学生公寓及文体中心、餐厅及附属用房等。建成后将主要建设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等。首批招生约500人,总招生规模2000人。该项目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其中4栋学生公寓、文体中心、餐厅及附属用房、石油学科实验楼已完工,并于2020年10月投入使用。目前,国家工程实验室楼已完成主体(五层)施工,进行室内二次砌筑及安装施工;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楼进行基础施工,计划2021年底投入使用。
  参观过程中,大家对下沉式庭院广场赞不绝口。原来,该庭院广场是在对空间进行合理应用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平面布局,通过高低分隔来造景,下沉式庭院设置有健身房、洗衣房、打印店等。值得一提的是,4栋学生公寓内均有2部电梯可抵达下沉式庭院广场,便利学生的校园生活。
  另外,文体中心也采用半地下设计,让场馆内部有良好的采光,场馆内设有体育器材,可随时根据需要调整为篮球场、羽毛球场地;新能源大厦同样设置下沉广场,内部简约敞亮,配备有优越的硬件设施,其内部的实验室大都进行新能源方向课题研究;餐厅共有上中下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同样采用下沉式广场设计,这让负一层有了良好的采光。
  记者观察发现,餐厅整体设计为静、动两区,内部风格简约而温馨,打破了以往沉寂的就餐方式,负一层餐厅内还有LED大屏幕,餐饮、娱乐、阅览等相结合,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从餐厅的负一层走入下沉式广场,映入眼帘的是超市,吃完饭散步、购物,便捷又自在。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