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爱心接力助流浪者回家

珠海街道部门联动为流浪乞讨人员“织密”救助网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刘尚娟
  近日,珠海街道社会治理网格员孙艳接到了一个电话,一名男子在电话里不停地道谢,感谢她帮助自己回到家。
  原来,前几日,孙艳在珠海街道大荒村开展日常巡查工作时,袁大路旁一位蓬头垢面、疑似流浪乞讨人员的大叔引起了她的注意。
  “我看到他时,他正沿着路边不断翻找垃圾桶,神情恍惚。”孙艳回忆说。她立即上前询问,了解到这位大叔姓桑,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年前通过非法中介在青打工干杂活,老板欠薪跑路,万般无奈,只能靠乞讨捡拾垃圾维持生计,准备走回连云港老家。孙艳和同事悉心询问大叔身体有无异样,并将详细情况上报给辖区网格长和社会治理中心的负责人。核实相关信息后,大家决定暂时将桑大叔安置在大荒村村委办公室,孙艳给桑大叔买来面包,倒上热水让他先充充饥,等待上级部门进一步协调处理。经与街道民政部门协商后,决定将桑大叔送至北高家庄救助站,协调其回家事宜。
  到达救助站后,孙艳协助大叔登记信息,带领他来到休息间,并为之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桑大叔热泪盈眶地念叨:“姑娘啊,太谢谢你们了,我这是遇到好心人了!”。随后,网格员通过救助站工作人员了解到,要先对桑大叔进行核酸检测,若无异样即可帮桑大叔购买返乡车票回家,或者派专车送大叔回乡。就这样,大叔返乡之路顺利开启。第二天网格员孙艳收到已成功返乡的桑大叔的报平安电话。
  珠海街道秉承“主动发现,走访排查,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全力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定期对辖区内的特殊人员进行专项排查,“拉网式”搜寻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和露宿者,为流浪乞讨人员“织密”救助网,实现救助管理“无缝”衔接,切实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