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首个专属医学院校区启用
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牵手”青滨附院,45亿打造医学育人新平台

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鸟瞰效果图。

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图书馆。□卢炳君 摄
□本报记者 宋迎迎
本报通讯员 李伟
9月9日上午,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正式启用,校区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规划容纳6000人。这是滨海学院医学院专属校区,也是西海岸新区唯一的医学类专属校区。迄今,滨海学院医学院“学、研、产”医学人才培养平台已初步形成,为民办高校推进高水平医学院建设开创了优秀范例。
据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院长李秀艳介绍,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于2011年建院,现有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以及护理、助产2个专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5000余人。作为该校医学院专属校区,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建设充分考虑了长远发展要求,按适度超前理念,高标准配备设施设备。记者在新校区看到,除标志性建筑物图书馆、大型礼堂、体育馆、游泳馆、医学科学博物馆等特色设施外,还建有机能学、形态学、临床技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众多实验室,以及医学虚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尸检中心等教学科研设施;教室、图书馆、宿舍、餐厅等主要学习、生活和工作区均设中央空调,为师生提供了高标准的学习、生活环境。
“新校区规模之大,设施之完善,令我们非常震撼。”“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应努力学习,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积极投身医疗事业,为守护百姓健康贡献力量。”滨海学院医学院学生纷纷表示。
据了解,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已经于8月底完成从校本部的搬迁,与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在古镇口“会师”。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总投资30亿余元,于2020年6月8日正式开诊。一年多来,医院以数百次高难度复杂手术、成功紧急营救、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等诊疗成绩,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如今,总投资45亿元的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与直属附属医院“会师”,实现了滨海学院重点打造医学专业、开拓医学办学空间、建成医学“学、研、产”融合平台的规划。
“一所大学,尤其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没有生命科学与生命工程的研究是一种功能性缺憾。建立医学院,培养研究、呵护人类生命健康的人才,研究、呵护人类生命与健康,是一所大学实现最高价值、保证发展后劲的首要选择。”谈及建立医学院的初心,青岛滨海学院校长韩方希表示。青岛滨海学院在巩固本科办学基础,完善教学设施后,于2011年设立医学院,2016年筹建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医学院专属校区大珠山校区奠基,2020年6月三甲标准附属医院开诊,2021年大珠山校区启用,完成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会师”古镇口的规划,初步实现了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无缝对接、打造医学“学、研、产”创新育人平台构想。
“‘十四五’期间,争取早日设置临床医学专业,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在脚下这块土地上建设高水平的医学专业,打造高水平的医学院和一流医学中心,培养更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业人才,为西海岸新区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幸福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展望未来发展,韩方希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