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启用

将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裁决、快速维权等“一站式”服务

  □记者 李宛遥 报道
  本报讯 近日,由黄岛法院、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设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正式启用,并于设立首日完成了两起知识产权案件的一审审理。
  近年来,新区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新类型案件增多的发展趋势。为满足新形势下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新需求,黄岛法院不断调整审判思路、创新审判方式,加强对重点领域、知名品牌、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
  2020年,黄岛法院与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黄岛海关等有关部门联合签发了《关于完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针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形成部门协作合力,加强打击力度,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助于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法治环境,为企业搏击市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黄岛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设立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与市场监管部门设立的专利行政纠纷裁决庭共用场地设施,为新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裁决、快速维权等“一站式”服务。
  根据黄岛法院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1年4月,黄岛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428件。在审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著作权纠纷案件、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商标权纠纷案件分别占民事案件总数的49%、26%、22%。
  “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案件数量的迅速增长,说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区受保护的智力成果数量不断增加,商业活动日趋活跃。”该负责人表示,黄岛法院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模式改革,创新了知识产权裁判新模式,“我们在商标权、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判文书中,引入了表格式图案对比法,区别于传统的文字描述,通过将侵权产品图片与注册商标、登记作品进行直观比对,简单明了,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除了创新知识产权裁判新模式,黄岛法院还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深化知识产权多元化解纠纷机制。
  该院发挥互联网审判优势,建立了网络调解先行机制,对双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向的案件,在庭审前先行组织当事人通过微信、网络庭审平台进行调解。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直接出具调解书,减少庭审环节,对于调解不成功的案件,通过全流程网上办案、“要素式”审判等方式,提前进行网络证据交换,缩短庭审时间,利用电子送达和网络庭审平台,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办案天数控制在60天以内,有效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