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泊里镇获评山东省首批“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典型”

新区法治建设再添省级荣誉

  □本报记者 李宛遥
  
  12月22日,山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共山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县(市、区)政府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典型的通报》,西海岸新区泊里镇获评山东省首批“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典型”,这也是青岛市唯一入选的镇(街)。

  打通法治为民
  “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着力推进法治建设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镇街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基层法治建设创新思路,努力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在法治政府建设中,泊里镇将法治建设工作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近两年来拨付近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全镇法治建设,确保全镇法治建设工作得到优先保障。同时,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该镇每年投入20余万元聘请6家律师事务所18名律师充实村(社区)法律顾问队伍。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全面参与合同审查备案等各类法律事务工作共计236件。
  为确保调解网络全域覆盖,泊里镇健全了“镇级(司法所)—新村级(社区)—自然村级”三级调处机制,设置了2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调解员323名。除此之外,该镇还高标准打造了公共法律服务站和信访接待大厅,并在尧头社区成立新区第一家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社区村民不仅可以在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进行案前调解和远程庭审,还可以随时享受包括网上立案、文书格式查询等诉讼服务。
  法庭“搬”到居民家门口,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实现,泊里镇真正把服务便民作为重点工作推进,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法治服务升级
  提升治理实效
  12个大格、96个小格组成的“红色细胞”网格覆盖泊里镇辖区;12名网格长、96名专业网格员、288名兼职网格员组团为民服务;建成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省级规范化司法所,打造“15分钟”便民法律服务圈……随着一项项实干创新的举措“落地生花”,泊里镇法治服务“高地”愈发夯实,这也成为西海岸新区推进镇街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
  根据《青岛西海岸新区关于深入推进镇街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西海岸新区近年来通过多项举措将法治贯穿到镇街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为持续优化镇街政务服务,23个镇街均设立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入驻大厅的行政许可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一窗服务”,448处村(居)、社区便民服务点让居民享“家门口政务服务”。
  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区23个镇街均建立了社会治理联合会,建成流动工作站50处,镇街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全面提升。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各镇街分别与22家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签订合同,组建专业法律顾问团队,协助开展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等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

  让法治成新区
  一张靓丽名片
  平安建设、社会稳定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目标追求。在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
  记者了解到,为构建集约化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西海岸新区23个镇街、371个村居全部设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有效促进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持续强化法治文化建设,各镇街紧抓地方特色,共建成法治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一条街26处,引导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下一步,西海岸新区将充分发挥泊里镇等镇街的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打造具有新区特色、可供复制的法治镇街示范创建经验,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扎实推进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使法治成为西海岸新区社会治理和发展中的一张靓丽名片。”工委全面依法治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