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改革创新谋发展 奋勇争先创标杆

古镇口核心区


   古镇口核心区打造军民幸福、令人向往的现代化海军城。
  古镇口核心区作为新区承担四大国家战略之一的重要区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国家战略使命,以改革创新精神先行先试,担当作为,率先探索融合创新深度发展新路径,加快推进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创新思路,创出全国融合创新发展的标杆样板。
  聚焦制度机制创新,当好改革“排头兵”。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融合创新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解决跨领域发展重大问题。在全国首创融委统筹、核心区统管、一体化推进的融合创新工作新模式。创新省市区三级联动体制机制,完善新区和古镇口核心区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部门融合创新职能作用,着力在体制机制方面探索突破。二是创新政策制度体系。开展法治化研究,围绕制约融合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在需求对接、信息共享、项目共建、产业协作、应急协同、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融合创新发展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出更多制度创新成果。三是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坚持军地共商、设施共建、后勤共保、科技共兴、人才共育、产业共融,创新港城联动发展模式。港城一体规划建设,构建海陆空铁联动综合保障体系;市政一体管理维护,创新“管委会+平台”管理运行模式,搭建“六大中心”支撑平台,拓展保障领域,提升保障层次。
  聚焦试点示范推进,深耕改革“试验田”。一是承接重大改革试点。主动改革创新,承接国家标准化创新基地建设、副食品等6项重大改革试点。依托国家标准化创新基地建设,不断积聚标准研究机构,持续开展物流、食品、智能电网等领域标准建设,深化融合创新物流集装化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加大标准化物流周转箱军地推广使用力度。二是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坚持军地共享、城市共享、校际共享、设施共享、人才共享,优化创新环境,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参与重大项目联合论证、协同攻关,发挥好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哈工程青岛船舶科技园等协同创新平台作用,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增强协同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突破轻型航空发动机等一批“卡脖子”技术。三是赋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四个科技协同创新项目园,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集中布局高端装备产业项目,重点培育水面水下无人装备、航空航天两大百亿级装备产业集群。创新“股权投资、按智分配”科研投资机制,吸引优质资源和社会资本参与装备研发生产,创新金融支持发展政策机制,激发市场化发展活力。
  聚焦融合效益提升,增加改革“含金量”。一是创新效应示范全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一批创新性、引领性理论研究成果,挖掘总结一批新区改革创新的具体做法、实践经验,为融合创新深度发展提供实践范例。通过举办全国标准化年会等重大活动,搭建需求对接、经验交流、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高端平台,更好发挥国家发展战略的宣传窗口和示范区建设的展示窗口作用。二是经济效益带动发展。充分发挥融合溢出效应,集聚一批高端科技装备产业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带动水面水下无人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产业快速崛起,推动古镇口核心区成为青岛最具融合创新特色、最具生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高地、未来之城。三是社会效益全面彰显。积极探索军地一体、港城融合发展新路径,建成三沙路综合管廊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开展岸线整治,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海洋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军民幸福、令人向往的现代化海军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