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路街道扎实推进新市民管理服务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做好“三二一”,服务新市民
□本报记者 丁霞
新市民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做好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是落实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不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自新市民工作开展以来,长江路街道牢固树立“关爱新市民 建设新长江”的工作理念,坚持“三二一”工作法,创建“情满长江”服务品牌,扎实推进新市民管理服务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实施“三个步骤”<<
指导新市民信息登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江路街道联合开发区公安分局、区教体局等多个部门,整合数据资源,一体化推进新市民信息登记工作。通过实施批量导入登记、引导主动登记、特殊群体协助登记“三步走”策略,长江路街道实现新市民登记更高效、更精准。目前新市民信息登记已达到区定目标的100.7%。
据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负责人李海明介绍,街道辖区内有4所大中专院校,是重要的新市民群体,长江路街道将高校学生单独分类,在区级端口集中进行批量登记操作。为加大新市民对登记工作的知晓率和登记率,长江路街道还通过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宣传,确保辖区新市民“应知尽知”。
同时,长江路街道还组织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开展地毯式摸排,走访在建工地、九小场所、便民摊点群等重点区域查遗补漏、指导登记。针对群租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定向走访入户,帮助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新市民完成登记。
>>把牢“两个抓手”<<
落实新市民分级管理
“为落实分级责任,提供精准化服务,长江路街道科学划分基础网格76个、微网格739个,把技术支持和实地核查作为两个重要抓手,全力落实落细新市民分级管理工作。”李海明告诉记者。
以技术支持为抓手,实现人员精准分流分级。长江路街道主动向科技公司寻求技术支持,筛查信息完整的新市民数据,然后通过模型导入等手段实现新市民信息定向分流至相应的社区、网格。
以实地核查为抓手,做好信息核准与动态更新。为妥善做好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避免出现失管漏管现象,长江路街道压实社区责任,依靠群防群治力量,指导专职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力量,通过电话随访、实地走访等方式进一步做好信息核准与动态更新,并即时推送至相应社区、网格,落实管理服务责任。
>>围绕“一个中心”<<
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
为全方位提升新市民管理服务水平,长江路街道创建“情满长江”公众号,为新市民提供生活服务和掌上办事等服务。同时聚焦“农民工”“失业人员”等新市民群体,着眼落户、医保等业务事项,将各部门碎片化的业务政策整合到平台,每个事项均提供了详细的办事流程,部分可直接在线咨询、办理。
在光谷软件园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为凝聚园区新市民力量,富春江路社区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富春江路社区党委书记韩青告诉记者,依托“营商环境服务小站”这一平台,富春江路社区组织开展双创大赛、人才培训、产业资本对接会等多样化的青年人才沙龙活动;社区还联合园区丽岛物业开展多次心理沙龙、趣味运动会、电子竞技等主题活动,提升园区企业职工幸福感。
此外,长江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打造的全省首家镇街级智慧大厅,在提供智慧化服务的同时,还为新市民提供贴心服务,切实帮助办事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步,长江路街道将继续坚持“三二一”工作法,不断创新服务新市民的工作思路,增强新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