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打造改革发展高地,争当一体发展先锋

泊里镇


   泊里镇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养新港城。
  泊里镇作为董家口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阵地、核心区,深度融入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确定的董家口“一区两镇”一体化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省级新生小城市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双试点优势,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实干担当的姿态,推进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服务保障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增添新活力。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原则,泊里镇综合设置“四办两局九中心”,形成以政务服务和综合行政执法等窗口机构为前台,以承担决策、监督功能的其他机构为后台的“前台+后台”基层管理体制。政务服务局承接市、区两级管理权限103项,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接行政执法权1632项,泊里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效扩大,政府履职能力大幅提升。打造半小时政务服务圈,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改革经验做法在《青岛通讯》刊发。始终将村庄搬迁和土地高效利用作为服务保障产业升级的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以来完成金能二期及国橡中心项目涉及的小滩村、石崖村拆迁,完成金能一期涉及的6个村庄第一批房屋分配工作,高效处置利用土地1683亩。下一步,泊里镇将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持续服务保障产业升级,健全完善企业“特派员”“双周议企”等创新做法,进一步促进政企之间、企业之间交流合作,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明董高速等10个重点项目涉及的1217亩土地清场工作;全力保障总投资977亿元的海湾化学烯烃新材料等4个重大项目落地,为董家口经济区发展提供一流的保障服务。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港城建设呈现新气象。为更好地承担省级新生小城市建设试点任务,泊里镇成立全区首家镇级平台公司——青岛董家口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运用市场化手段,参与土地收储开发、村居(片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等,已完成投资5.9亿元,推进了13条市政道路、4条河道改造提升和驻地污水处理厂建设。成立全省首家镇级大数据发展中心,建设CIM智慧孪生基础信息平台,实施政务服务流程数字化改造;建立重点项目管理系统,一键生成固投项目资金、土地、建设进度等分析报告;打造智慧社区,成立全区首家互联网诉讼服务站,《青岛改革》专题刊发泊里镇智慧城市建设先进做法。下一步,泊里镇将按照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农民经济适用房、丰台小庄营上村安置区和临港安置区建设,早日实现村民回迁;不断拓展电影院、健身中心等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推进总投资9.4亿元的11个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港都MALL、山东皇丰云商城等商住综合体项目,升级城市“智慧中枢”,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
  加强创新社会治理,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创建“泊心归里”新市民服务品牌,做好信息更新和诉求解决,今年以来,已摸排登记新市民2.4万人,解决诉求308件。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打造草桥“田园综合体”“席乡田园”等试点项目促进集体增收,1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投入2400万元,加快推进朱家河村、封家庄村两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与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山东港口青岛港、辖区企业联建共建,引进天津恒佳等头部人力资源企业,挖掘14项非遗、36项手造产品等文化资源推动充分就业,全镇适龄劳动力就业创业率达98%。下一步,将加快教育、文化、医疗等设施优化升级,引导区域人口有序流入。年内竣工临港安置区幼儿园,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临港安置区小学,打造一流教育强镇;支持新区第三人民医院建设新区西南部医疗卫生中心,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高标准建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促进高质量就业;推动泊里大集提档升级,擦亮四季常青的乡土节会品牌,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养新港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