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身边人说身边事话身边理
大场镇着力打造“理论惠大场”宣讲品牌,让基层理论宣讲接地气聚民心

大场镇线上普法直播间。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夏乾峰
基层理论宣讲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一项基础性工程。近日,记者从大场镇采访获悉,该镇通过创新宣讲方式、丰富宣讲内容,深入推进基层宣讲工作,着力打造“理论惠大场”宣讲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宣讲活动,让理论的种子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扩大宣讲队伍
着力解决“谁来讲”的问题
大场镇坚持党政成员下基层上党课制度,组织党政成员深入联系村进行宣讲,使党的理论和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及时有效地宣传到家家户户,真正做到宣讲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使理论宣讲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为了让理论宣讲深入人心,实现全面覆盖,大场镇以系列主题宣讲为引领,精心策划部署,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宣讲体系。积极统筹各方资源,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宣讲授课,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新政策、获取新观念、掌握新知识。同时,该镇还采用“理论+文艺”的形式,编排理论宣讲节目,用快板、小品、茂腔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党的理论政策走进百姓心里,架起党的理论政策与群众理解沟通“连心桥”。
截至目前,大场镇共组织专家宣讲授课8次,宣讲受众总人数达1600余人次,开展“理论+文艺”宣讲活动10余次。
延伸宣讲阵地
着力解决“去哪讲”的问题
据了解,大场镇积极创新学习方式,将镇内17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为基层宣讲的固定宣讲点,充分发挥学习强国线下互动空间、道德讲堂等宣讲主阵地作用,推动理论宣讲阵地向基层延伸。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将宣讲阵地延伸到基层一线。
该镇还利用“宣讲+新媒体”的方式,拓展宣讲渠道。通过搭建“线上微宣讲平台”,打造集政策宣讲、互动学习为一体的网络宣讲主阵地,及时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同时,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把宣讲活动搬到网上,制作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促进网络宣讲走深走实见成效。今年以来,利用“多彩大场”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进行线上宣讲4次,受众总人数达3000余人次,实现理论知识及时学、随时学、时时学。
创新宣讲形式
着力解决“如何讲”的问题
今年以来,大场镇将宣讲阵地搬到群众家门口,在各新村开展“百姓学堂”20余次,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学堂。在寒暑假期间,开设各类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课,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公益组织,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公益宣传等学习活动,深受广大居民喜爱。
另外,大场镇还积极开展“德润大场”主题访谈和宣讲活动,讲身边人、说身边事、话身边理,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与群众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入手,切实把社会新风尚用最贴近百姓的形式,通过现场访谈、德润大场事迹宣传、多媒体展示等方法和途径,既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又为社会正能量的壮大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下一步,大场镇将积极推进队伍培育、阵地打造、活动开展的长效化机制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