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里初级中学教师樊建进——
25年坚守,点亮乡村学生梦想

樊建进25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教育一线。
□本报记者 丁一
1997年,大学毕业的樊建进被分配到泊里初级中学工作,一干就是25年。回首25年“教育路”,樊建进感慨:当了老师,才能真正体会到老师的辛劳;当了老师,才能真正理解老师的付出;也只有当了老师,才能真正感受到属于老师的那份幸福。
教学生涯中,樊建进有23年是教初三,所以同事们亲切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初三专业户。
初三,对于学生而言,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关键期。因此,对于每年秋季新学期的首次家长会,樊建进都会格外用心准备。
与其他家长会不同的是,樊建进并不展示孩子的成绩,也不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呈现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学习特点、优点、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表达对他们的期望。在他看来,家长会不仅是一次学生分析会,更是给学生和家长加油打气的鼓舞会。
为了让家长们看到自己对孩子的用心和信心,在家长会举行前的两周时间里,樊建进努力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仔细观察大家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做到在家长会上分析到位、游刃有余。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樊建进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感到担忧:第一次接触网课的他们能在家里认真上课吗?作业能按时完成吗?为了保证学习效率,樊建进决定白天上完网课后,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电话家访;晚上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后,他又根据作业情况逐个打电话进行反馈,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那段时间,上网课—家访—批作业—电话沟通,成了樊建进每天固定的工作模式。当年中考,樊建进所带的班级发挥出色,让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除了学习,樊建进还格外关心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他主动实施“家校联动”的管理策略,2020年至今已在周末及寒暑假期间对学生进行全员家访600余次,内容涉及学生学习、学生生活、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教育方法等。
“家访让我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也让家长看到了我的真诚和坚持,更加信任我。现在,每当有学生出现叛逆等问题时,家长们都会第一时间与我沟通,我也会想办法全力帮助他们化解这些问题。”
樊建进班里曾有一名学生在升级考试中考了380多名(全校480名学生),用家长的话说,“已经不指望他升学,只要不学坏就行”,但樊建进不言放弃,他一次又一次地主动找到这名同学,与他谈心。
“我发现他的集体荣誉感挺强,于是让他担当班级管理小助手,提高他的自信心。慢慢的,这名学生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光对同学的责任心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稳步前进。中考时,他顺利考进胶南一中,给了自己和家长、老师一个惊喜。”
“家校联动”为学生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樊建进累计转化后进生一百余人,近两年的中考录取率达65%-70%,一直位居学校首位。
多年来,樊建进先后获得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优秀班主任等30余项荣誉。曾经有同事问他:“你有这么多荣誉,教学业绩也够优秀,为什么不进城教书呢?”樊建进笑着说:“我觉得农村挺好的,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能陪伴他们成长,我感到很快乐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