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神奇的剪刀

  □薛丽艳

  妮妮的奶奶有一把神奇的剪刀,每逢年关,奶奶必定盘腿坐在炕头上,手持剪刀像变戏法似的,让一对喜鹊闹嚷嚷地飞上白色的封窗纸,再让一对摆尾的大鲤鱼游在旁边。奶奶说,这叫年年有余。窗花、福字……红红的剪纸让破旧的草房顿时亮堂起来。
  妮妮看得出了神,小手忍不住拿着剪刀,模仿起了奶奶……幼小的她不会想到,剪纸这一文化瑰宝将影响并融入她的一生。
  在那些经济并不富裕的岁月里,同多数人一样,妮妮的爹娘终日劳碌,日子却依旧紧紧巴巴。一件新衣服通常是老大穿了,老二、老三接着穿……夜幕降临,疲惫的父亲坐在灶膛前烘烤烟叶,再将它们搓成碎末,用旧日历纸裹紧,连同娘的唠叨,一并卷成喇叭状,默默点燃,一吸一吐间,爹神色黯然,妮妮在时明时暗的烟火里,想到了课文里的神笔马良。要是我也有一支神笔该多好啊!那样就可以给爹画带过滤嘴的香烟,给娘画心仪已久的混纺褂,给自己画漂亮的纱巾……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小剪刀愈发灵活了,娘的花褂子、哥哥的新书包、姐姐的新凉鞋……她用剪纸为家人弥补着物质上的匮乏。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命运的列车不会为谁停下”,正如电视剧《人世间》的主题曲所唱,妮妮在慢慢长大,当年的小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女子。因为剪纸艺术的浸润,举手投足间她有了不一样的气质,眸子总是熠熠生辉。
  家乡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有一只大手,在用一把神奇的剪刀裁剪着宏大瑰丽的蓝图。目睹西海岸新区飞速发展的妮妮,用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技艺,创作了一幅又一幅构思新颖、紧跟时代步伐的作品。从传统的纳福迎祥,到疫情防控中的“大白”,再到冬奥会上的体育健儿……她用双手展示着对剪纸文化的热爱,以及身处伟大时代的自豪与满足。
  初冬的路边,银杏树上稀疏的黄叶在寒风的催促下,纷纷奔赴大地的怀抱。某个午后,我如约来到妮妮的工作室,木质的案几旁阳光暖暖地铺开,坐在光影里的妮妮知性而优雅,娓娓讲述着剪纸的手法、风格、过往,彩纸与剪刀触碰的瞬间,细碎而清脆的声音甚是美妙。我沉浸于视觉与听觉的盛宴里,目光穿过精美的镂空,仿佛看到一把神奇的剪刀如鱼得水般游弋,所到之处,美轮美奂,犹如这四季中的冬,将五彩缤纷婉约成清简的诗行,用一份恬静织就朴素温暖的情怀。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