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街道杨家山里一村获评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
擦亮红色名片,引领乡村振兴

红色引领乡村振兴,杨家山里片区焕发新活力。
□记者 梁玉鹏
通讯员 刘心怡 报道
本报讯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的通知》,确定了47个村为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其中,铁山街道杨家山里一村成为西海岸新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村庄。
杨家山里一村下辖上沟、墩上、黄泥巷、东南崖、墨城安5个网格,共有村民647户、2007人,其中党员95名。杨家山里片区是远近闻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和“樱桃之乡”,在抗战时期充分发挥了“红色堡垒”“革命摇篮”“交通枢纽”三大作用。梁兴初、贾若瑜等十多位将军曾在杨家山里战斗过、生活过,胶南工委、胶县特区委等五个县级党组织以及中共青岛工委先后常驻杨家山里,杨家山里成为连接胶东、滨海两大战略区的交通枢纽,为诸胶边地区的解放作出突出贡献。
近年来,铁山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工委(区委)有关部署要求,始终坚持“红色引领乡村振兴”,以打造“红色文化制高点,革命教育打卡地”为目标,对杨家山里“活历史”进行抢救式挖掘,先后收集图片、实物89件,实地走访杨凌波等革命老前辈的后人及6 个网格的98名老党员、老战士,收集整理革命事迹、故事56例,形成40多万字的基础材料汇编,编研完成30万字的《烽火杨家山里》。同时,用好现有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全方位构建“1+N”红色教育基地,布展面积430平方米的杨家山里抗日战争展厅,布局打造中共青岛工委旧址和后石沟奋斗史馆,提高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水平。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先后获评“山东省红色研学基地”“山东省关心教育下一代基地”“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岛市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等称号。
下一步,铁山街道将继续加大红色文化挖掘工作力度,将红色文化教育作为街道干部学习教育的必修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锤炼品格,让杨家山里历史融入文化根脉,推动本土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入脑入心,凝聚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