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街道——
便民“馨”管家,“掌上”惠民生

黄岛街道工作人员向居民推广“馨”管家微信小程序。
□本报记者 丁霞
为贯彻落实新区“创新突破年”部署要求,今年以来,黄岛街道积极探索数字化社会治理工作,立足“三项服务目标”,着力推动将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通过开发“馨”管家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进一步丰富多元民生服务渠道,实现更便捷、更精细的“掌上”服务和“指尖”办理,有效促进社会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据“多跑路”
居民“少跑腿”
“不用到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在线上就可以办理惠企招聘业务,真是太方便了。”3月13日,黄岛街道居民王军登录“馨”管家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填写上传了寻工意向、就业需求等材料,经过街道有关部门审核后,顺利完成了线上应聘。
据介绍,“馨”管家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是由黄岛街道联合第三方公司开发的,覆盖辖区29个社区(网格)的微信线上服务平台,旨在为居民提供就业、养老、社保、救助等服务,为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社会团体、志愿者等群体搭建“便民服务,温暖民生”的服务桥梁,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近年来,针对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居民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单一、互动不便捷、不智能等情况,黄岛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形势、新需要,积极探索推进“数字赋能+社区治理”精细化管理行动,创新打造“馨”管家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持续构建和完善新时代基层智能化、数字化治理与服务体系,逐步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数字+”社会治理新路径。
设“六心”服务
促充分就业
据了解,“馨”管家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共设置便民咨询、“六心”服务专区、掌上云服务、办事指南、慧企招聘等板块。其中,在“六心”服务专区,通过设置“贴心管家”“爱心管家”“暖心管家”“童心管家”“热心管家”“真心管家”等模块,将医保、就业、困难儿童救助、养老享老等业务政策进行细化分类,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快捷便利服务。
黄岛街道还建立了“网格力量呼叫-在线业务办理-事件上传反馈-服务信息公开-事件办结销号”五步全闭环工作机制,公开办事服务流程,实现居民需求随时有人关注、有人办理、有人服务。截至目前,街道已处理各类民生实事1000余件次,其中医保为民服务类占比50%。
“我们将新区灵活就业用工平台‘智找活’接入小程序,帮助和指导社区(村居)闲置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特别是可以有效帮助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黄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胜囡说道。
做精“微网格”
撑起“大治理”
黄岛街道依托精细化网格管理,在社区(网格)划分微网格,成立由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楼栋长、志愿者、居民等多方主体组成的微网格治理队,推举出网格内责任心强、威信较高的党员、贤能居民等担任“微网格长”,“组团式”处理各类民生问题,以“小网格”撑起“大治理”。同时,街道还在“馨”管家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中增设了“手机随手拍”功能,居民可随时随地将身边的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线索报送至社区。目前,共接收反馈不文明行为、公共设施损毁、安全隐患问题等1000余件,均得到有效解决。
为持续加大“馨”管家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的宣传力度,黄岛街道设计印发“馨”管家使用明白纸,利用群众来办事或者社区活动等契机,面对面教会居民使用方法,做好推广应用工作,提高小程序使用热度和知晓率。下一步,黄岛街道将持续完善“馨”管家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的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服务民生满足民需,真正实现企业群众“零”跑路,助力“数字化”民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