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灵珠山街道——

打出组合拳,治理变“智理”

  □本报记者 丁霞

  今年以来,灵珠山街道以基层服务改革为统领,通过打好“夯实四级网格架构、健全诉求化解机制、打造协同共治体系”组合拳,不断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基层治理向“智理”转变,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灵珠山街道构建“街道-城市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网格架构,明确街道党工委统筹,基层党组织书记主责主抓,全体社区干部为治理主体,社会治理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公益性岗位辅助参与的新型网格化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下沉社区优势,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目前,街道共划分33个基础网格、76个微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34名、社区工作者6名,设立公益性岗位50余个。
  “街道依托‘1+1+N+X’治理模式,建立发现问题5分钟内现场确认、简易事件1小时内处置、难点问题1天内答复、最长5日内办结的‘5115’工作机制,以高效闭环治理实现‘接诉即办’。”灵珠山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专职网格员薛新星说,街道还创新贴心服务机制,通过定期分类走访、设定网格“连心日”等方式畅通诉求渠道,助推网格员主动发现问题、帮办解决困难,通过“未诉先办”改被动治理为主动“智理”。今年以来,共办理群众诉求796件,其中“诉速办”平台受理298件,满意率90.43%。
  灵珠山街道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市民之家”,深入推广“红色物业”与“德育银行”,引导居民、社会组织自发成立志愿队伍,广泛参与各类社区服务活动。官地苑A、B区、福满园等多个小区成立了“红色物业”,辖区志愿者队伍多达30余支,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0余次,其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500余次,总受益人群20000余人次。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