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协同打造一流船舶交易平台
青岛自贸片区做大船舶交易产业链,助推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刘腾
记者从青岛自贸片区获悉,近日,片区航运物流专班到山东港口船舶交易中心,将送政策到一线,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并围绕政企联动打造国内一流、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船舶交易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深入交流。
山东港口船舶交易中心注册落地在青岛自贸片区,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船舶交易平台。2022年完成船舶交易鉴证190艘次,交易额近5亿元;完成船舶买卖、租赁近70艘次,实现交易额4.7亿元,通过竞拍实现资产溢价(压低价格)3322万元;拓展非船舶类交易,完成2批1600个二手集装箱竞价拍卖。
2023年,青岛自贸片区建立分管领导牵总、业务部门支撑、专业公司运作的产业发展专班机制,大力发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等重点产业,探索以创新服务为突破口,全面提升青岛自贸片区航运综合服务水平。同时,围绕政企联动、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支持山东港口船舶交易中心作为船舶资源集聚的有效载体,进一步集聚中高端航运服务要素,将船舶交易产业链做大做强。
“山东港口船舶交易中心依托青岛自贸片区政策及创新发展高地优势,平台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将以‘创新驱动发展、差异化竞争、区域化龙头’为发展策略,不断延伸平台融资、保险、评估勘验等产业链服务功能,力争到2025年船舶交易额突破20亿元,全力打造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山东港口集团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