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创新将枸橼酸抗凝技术引入常规透析治疗

打通危重透析患者“生命线”


   邢广群(左)正在与护士查看病人透析状况。
  □文/图 本报记者 龚鹏
  “病人腹膜后大出血,收缩压、血红蛋白骤降到危险范围!”2014年8月22日,一位73岁的尿毒症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突发血压下降,生命垂危。
  “该病人出现大出血症状,常规透析使用的肝素等抗凝剂无法同时保证血液过滤净化和止血凝血。”谈及当时的情况,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肾病科主任邢广群依然心有余悸。
  大胆尝试
  应用新技术抢救患者
  在这紧要关头,邢广群主任团队决定大胆启用彼时省内鲜少使用的“枸橼酸抗凝技术”,全力抢救病人生命。
  “枸橼酸抗凝技术就是病人透析时,在血液流出体外时加入枸橼酸钠,大幅降低局部离子钙浓度,以此来抑制凝血。当血液回输至体内前,通过补充足够的离子钙,使机体凝血功能保持正常。这样既可起到体外循环抗凝作用,又不影响体内凝血功能。”邢广群介绍,“‘枸橼酸抗凝技术’在医学界已得到认证,但当时在省内还罕少使用,在院内更是没有使用先例。”
  当时,枸橼酸钠还不是商品化药品,医院没有此类库存药品。情况危急,邢广群突然想到,血库的血液保存液中就含有枸橼酸钠。“枸橼酸钠是保存血液的必要化学物质之一,我们当即便联系血库借到了一箱血液保存液。”
  在查阅相关文献、学习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具体做法和操作后,邢广群团队开始对病人进行抢救。“24小时内,通过枸橼酸抗凝技术,我们在病人体内输入了3600毫升的红细胞,以及血浆、血小板等,成功维持住了病人的正常血压,挽救了病人的生命。”邢广群高兴地说。
  技术成熟
  为危重患者带来福音
  众所周知,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方式,治疗需要把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血透机过滤、净化后,再输回体内。这期间需要使用抗凝剂全身抗凝,使体外管路中的血液不凝固。
  然而,对于伴有脏器活动性出血和高危出血的病人,血液透析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若用常规透析时使用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剂,会加重出血部位的出血量,甚至会造成病人死亡。另外,对于肝素使用禁忌病人,只能采取无肝素透析疗法,但这种疗法治疗时间相对较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现在,对于上述三类危重病人,在急需血液透析时,我们会使用枸橼酸钠来代替。”邢广群说,“枸橼酸钠可以在体外循环时抗凝血,并能保证血液进入体内后的凝血功能。”这项技术的开展既能更好保证危重患者的安全,又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疗效,减少并发症,为更多危重患者带来福音。
  创新应用
  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2021年8月,一位腰大肌血肿的病人来到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肾病科就诊。经检查,病人病情特殊,无法利用常规抗凝剂进行血液透析。于是,邢广群决定使用枸橼酸抗凝技术,对病人进行常规血液透析。
  “将枸橼酸抗凝技术引入常规透析治疗,难度特别大。在救治过程中,透析液的流量、病人的血流量、枸橼酸钠的用量,都必须考虑周全。”邢广群说。最终,经过多次调整,邢广群带领医护团队探索出最合适的救治方案,从而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这是我们首次在常规血液透析中应用枸橼酸抗凝技术,拓展了应用范围。”邢广群说。
  经过邢广群多次调整与研究,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邢广群都有合适的治疗方案。“将枸橼酸抗凝技术引入常规血液透析,既能保证出血高危风险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又大大节约了医保经费。”邢广群说,该项技术已使五十多位病人受益。
  “我们使用枸橼酸抗凝技术进行常规透析治疗的创新应用,已达到全省领先水平。”邢广群说,此项技术还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改革创新项目成果集中评估中,取得了较好名次。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