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把三甲医院诊室“搬到”居民家门口

灵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学科联盟建设、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青岛市“三高共管”数字化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安毅为患者诊断病情。
  □本报记者 龚鹏

  近年来,灵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灵珠山医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成功将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联体、连心、共享,输出分级诊疗思考下的“新模式”,先进的举措赢得了患者赞誉及新华社和央视点赞,并在今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改革创新项目成果集中评估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任重道远的“医改”路上,如何持续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灵珠山医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成立工作站<<
  让居民在家门口看上名医

  在灵珠山医院,每逢青岛市“三高共管”数字化专家工作站(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心血管基层服务联盟)首席专家、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心内科专家安毅的公益坐诊日,心内科门诊都会挤满前来看病的群众。
  “过去,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群众因扎堆大医院而导致小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的情况时有发生。”灵珠山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樊永江表示。如何改变现状,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基层患者,进而提升基层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呢?樊永江和团队一直努力探索。
  距离灵珠山医院十公里外,就是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能不能将这里的名医资源引到基层,并形成联动?抱着这种想法,樊永江联系到安毅。经过一系列努力,2022年8月,青岛市“三高共管”数字化专家工作站成立,安毅为首席专家,同时还邀请多位专家参与。
  此外,灵珠山医院还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与青岛市“三高共管”数字化专家工作站之间开通了“青大灵珠号-心连心健康直通车”,“直通车”实现双向转诊,让辖区百姓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诊疗服务。

  >>设立专家周<<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您的症状属于成熟期的白内障,药物治疗效果会不明显,建议采取手术治疗。”在灵珠山医院名医工作室,来自爱尔眼科医院的副院长王强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说道。
  为充分发挥医联体专家资源优势,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看名医”的需求,灵珠山医院发挥基层名医专家工作站作用,于今年1月份在新区率先设立“灵珠山医院专家周”,特邀大医院知名专家到医院坐诊、查房、带教,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
  记者了解到,“灵珠山医院专家周”的启用,进一步推进了青岛市“三高共管”数字化专家工作站、基层名医专家工作站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加强了灵珠山医院与区中医医院健共体、青大附院、青滨附院、青岛阜外医院、青岛爱尔眼科医院间的学科联盟建设。

  >>诊疗更智慧<<
  10多分钟生成中医查体报告

  “你好,我想预约智慧中医体验一下。”“朋友推荐了你们的智慧中医,我想来做个检查。”2021年6月份以来,灵珠山医院中医科的电话变成了该院“玉生堂·慧中医”智慧中医门诊的“热线”,众多市民想到该门诊体验。
  据悉,灵珠山医院在全省率先引进了智慧中医项目,该项目通过“玉生堂·慧中医”智慧门诊系统和“六诊合参”健康状态评估新模式,将现代科技与中医“望、闻、问、切”等诊疗手段融合,系统在10多分钟的时间里即可生成客观、精准、系统的智慧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报告。
  此外,2022年4月,灵珠山医院还成立了新区首家肿瘤早筛及心血管病基因检测基层示范基地。“基地成立以来,我们常态化开展肝癌筛查、心血管疾病用药检测、肠癌筛查等检测项目。”樊永江说,对于发现结肠内多发息肉或其他有癌变可能的患者,医院会及时通知对方进行相关治疗,避免了癌症的进一步发生。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