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起服务“红黑榜”,当好“金牌店小二”
胶南街道擦亮“企业吹哨,服务送到”工作品牌,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胶南街道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刘梅 孙钟书
今年以来,胶南街道深入贯彻“创新突破年”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不断开拓新思路、研究新招数、完善新机制,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有困难就找街道,服务企业的包联干部出实招、会办事、办实事,已经成为辖区企业的共识。”提起街道的营商环境,青岛开拓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原来,该企业前期因厂区搬迁导致资金链紧张,街道企业服务部门主动联系金融机构,协助企业获得贷款2000万元,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帮企业申请技改奖补资金300多万元,及时解决了融资难题。
找准切入点
精准服务促发展
作为西海岸新区百亿级工业镇街,胶南街道现有700余家有经营实绩的经营主体。为切实增强企业服务工作针对性,保障服务深度、广度和精准度,街道结合实际、创新打法,做实“企业吹哨,服务送到”工作品牌,以全覆盖、重实效、改革攻坚为创新基点,持续提升企业服务工作针对性,研究制定了《胶南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十不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据了解,“十不准”从服务方式、审批办理、执法检查、政策落实、企业走访、问题受理、政府诚信、监督管理、实事办理、廉洁交往等十个方面严加要求,让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更具体、可操作,推动街道上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优质、及时的服务,切实让各类经营主体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安心发展。
把握着力点
入企问需解难题
胶南街道致力于打造精准高效的政策环境,创新推出“政策惠企直通车”服务新机制,成立“政策明白人”服务团队,根据企业规模、产值、资质资格等精准“画像”,实现惠企政策由“一键转发”到“精准解读”转变升级。同时,街道开设“企业服务在行动”政策惠企宣贯公众号,放大“营商环境服务小站”“金融管家”等平台效用,确保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落地生效,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此外,街道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每个季度统一部署集中服务活动,推出机关干部包联企业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包联走访情况,汇总上报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截至目前,累计收集政策咨询类、土地需求及改扩建类、基础设备配套类等问题151条,完成“专精特新”复审、新认定76家,升级瞪羚企业1家,培育青岛市首批雏鹰企业2家。针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街道秉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原则,第一时间汇总、分解、转办、督查,实现权限范围内办结率100%。
明确突破点
激发干事新活力
今年4月份,在街道多方协调下,青岛超世纪工具有限公司延迟了数月的环评手续终于顺利完成,企业为此送上“高效规范办实事,热情贴心为企业”的锦旗,而这是街道精准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
营商环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又是干部思想作风、服务水平的“试金石”。今年年初,胶南街道向全体机关干部发出“提升作风能力,争当优化营商环境‘实干家’”冲锋号,掀开了“企业吹哨,服务送到”新篇章。街道以深化动员、制度保障、完善机制、专家授课等方式,持续提升包联干部能力素质,强化责任担当。
为激励包联干部担当作为,切实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街道开展了以服务包联为主体的“红黑榜”考评事项,鼓励在企业服务过程中表现优异的科室或者个人,对在企业服务过程中延期拖拉、为企业造成不便的科室或个人给予批评教育。
下一步,胶南街道将聚焦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着眼营商环境、作风能力、发展质量“三个大提升”,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加快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态势,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