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交通运输局——
主动上门送服务 解企业燃眉之急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冉德平
“区交通运输局把我们企业的事放在心上,多次上门为企业送服务、出实招、解难题,帮助我们解决了‘轻质燃料油’审批问题,避免企业因停产停业遭受更大经济损失。”6月12日,中国船舶燃料青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勇健来到区交通运输局,把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到该局有关负责人手中,并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据悉,中国船舶燃料青岛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成品油的批发仓储、船舶港口服务,承担着山东港口青岛港及其周边港口国内航行船舶油料供应、国际航行船舶油料(含保税油)供应任务,是山东沿海港口从事船舶燃料供应规模最大的专业型公司,年供油量约100万吨。
“轻质燃料油”作为该企业新确定为船舶供应的重要货种,如无法及时取得经营资质,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可能导致公司停产,同时企业无法为到港船舶及时供应燃油,也会影响到青岛口岸形象。
区交通运输局在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多次到企业对接沟通有关情况,推进各项审批手续。尤其是在发证前夕,分管负责人带队到企业现场办公,集体商讨补充专项验收意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协调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在遵循法律法规框架、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确定了解决方案。
“区交通运输局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同企业一道出谋划策,全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也将努力践行企业安全发展和社会责任,继续为推动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张勇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