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不害羞的鱼”
□崔启昌
杏花骨朵咧嘴儿的时候,河湾的冰冻早已消融殆尽。猫冬几个月的老丁揉腰迈腿走出院门,绕过村西的麦穰秸草垛,急匆匆赶往二里外的吉利河水库。
其实,冰冻开裂的脆快动静融进耳朵那会儿,老丁就有些按捺不住了,他推窗望向屋外——墙边的老杏树还没啥新光景呢!“水库里‘不害羞的鱼’还在深处,再等些时日吧!”老丁在心里叮嘱自己。
此刻,沿着水库沿儿溜达时,他渴望的目光不时投向水库里面,盼望着那些熟悉而又可爱的小鱼儿能映入眼帘,且一群一群地朝自己游来,继而掌握早春的渔汛,陆续开启家人跟村人品尝美味的新日子。
“不害羞的鱼”是老丁他们对银鱼的惯称。银鱼样貌稀奇——小巧剔透,纤柔圆嫩,全身无鳞,通体透明,仿佛拥有隐身功能。游在水中时,它们似银箭离弦,又如银梭织锦;一离开水,立马呈现似玉像雪的白色,因而古人把它喻为玉簪、银梭。半拃长、细如麦秸秆儿的银鱼口大吻长,头部扁平,在水中穿梭时透亮的小身段儿跟锃清的水一样没啥颜色,身子里面的东西没有遮挡,猛不丁看去一览无余,所以老丁他们才管银鱼叫“不害羞的鱼”。
银鱼很有来头。唐代诗人杜甫就在《杜工部诗史补遗·白小》中道: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舍卵,尽其义何如。宋朝杨万里也留好话给银鱼:初疑柘茧雪争鲜,又恐杨花糁作毡。却是翦银成此叶,如何入口软於绵?岂止是文人墨客,就连乾隆品尝后也忍不住留了夸口:“上苍美味天鹅肉,人间好菜银鱼汤。”你听听,乾隆皇帝一句话,真真地把这个小嘎嘎鱼儿抬举到天上去了。
老丁读过书,早年喝过不少墨水,他晓得过往历史中银鱼身上那些说不完的靓丽跟光鲜。至于他喜欢吃的“不害羞的鱼”有什么好更是知根知底。老丁曾对着城里来的客人说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夸过这种小鱼儿,“食之甚美味甘无毒,可作‘羹食’,宽中健胃,补肺清全,滋阴火,补虚劳。”老丁还说,《食疗本草》中也载有美言,说“银鱼利水,润肺止咳”。
聊到吃的话题时,老丁觉得对于“不害羞的鱼”最好不用“吃”字,因为青岛一带这种鱼没什么量产,老家吉利河水库因为水质好,才有半野生的“不害羞的鱼”丰盈了自己和村人们的食谱。他说用“尝”或“品”好,既显得物以稀为贵,显得食者文雅,听起来还多少有点感恩的意思。
把“不害羞的鱼”捣弄成馋人的菜肴,老丁他们没有过多的花花招数,惯常的做法是用其炒蛋。切春韭成段,磕鲜蛋几枚,加进鱼儿,再捏一两撮细盐,继而拌匀。热锅热油后入锅翻炒,添少许清水,敞锅旺火炒一两分钟,及至鱼香、韭香、蛋香融合弥漫时盛盘出锅。这时的老丁,极容易想到酒,自然抿两盅是少不了的。
除了炒蛋,再是油炸。不光老丁,当地饭店餐馆也喜欢如此制肴,说是这样出锅的银鱼菜品更能悦动食者味蕾。油至六七成热时,蘸了蛋与面调和的糊糊后将鱼儿入锅,滚两个滚儿即可捞起沥油装盘。老丁品味时,习惯蘸椒盐面儿咀嚼,他和大家的评语一个调:越嚼越香。
品味老丁他们惯称的“不害羞的鱼”无需去鳍去骨,这种鱼是“整体性食物”,是营养学家称好的长寿食品。因为营养全面,是产妇和小孩子菜谱中的优选品类。有邻居说,老丁跟媳妇育有三儿一女,早年他捕捞的“不害羞的鱼”大都成了媳妇和孩子们口中的美味儿,好事的人找他核对这一说法时,憨厚的老丁每每都是笑着点头。
顺吉利河水库沿儿溜达时,老丁真的看到了一群一群的“不害羞的鱼”。不过,他知道要把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捣弄上岸还得再等些日子,待到五月杏黄时最好,那时候水中鱼儿的身段会更肥硕,所含的营养成分会更丰盈。老丁晓得接下来该忙些啥,他惬意地向旁人表述说:先是置几张好的细网,再是向江南人多学几手用这种小鱼儿炒菜制肴的手艺,到时换几种法子品味“不害羞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