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执法中队以“联合走访、宽严并济、暖心执法”破解“入户难、沟通难、拆除难”
“三法”破“三难”,拆违更高效
□本报记者 丁一
本报通讯员 尹建筑 刁泽录
“入户难、沟通难、拆除难”一直是拆除违法建筑中的三大难点。今年以来,辛安执法中队以开展“扫路拔点”存量违建治理行动为契机,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日前,在依法集中拆除位于黄河中路的14处、240余平方米的成片存量违法构筑物过程中,辛安执法中队以联合走访、宽严并济、暖心执法“三法”破解拆违“三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助力城市更新建设。
据悉,这些位于黄河中路、建在沿街三楼露台上的违法建筑年代久远,原搭建人多数已不在小区内居住。执法队员曾多次走访,但部分住户大门紧闭,或以“在外地”为由,给执法队员开展入户检查带来难度。执法队员转换思路,与居委会、物业开展联合走访,破解“入户难”。
面对拆违,违建的实际使用人往往抵触情绪比较大,谈话中时常有过激言语。执法队员一方面善意安抚、耐心沟通、劝其自拆;另一方面,进一步确认违法事实,使整个证据形成证据链并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督促当事人配合拆除,在宽严并济中破解“沟通难”。
经过执法队员的不懈努力,拆违正式启动。考虑到施工安全以及拆除后外墙修复等问题,辛安执法中队不断优化拆违方案,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拆违给当事人带来的影响,以暖心执法取得当事人的理解和配合,破解“拆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