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项目在哪,队伍就炼到哪

珠海街道念好“选、培、炼”三字经,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本报记者 董梅雪

  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今年以来,珠海街道以“创新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坚持党建统领,从“选、培、炼”三个环节出发,积极谋划年轻干部成长培养行动,选拔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社区一线岗位历练,选派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到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攻坚一线磨砺,积极为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开创竞相涌现、梯次成长、接续创业的良好局面,为街道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擂台比武<<
  拓宽“选”的广度

  今年,珠海街道在全街道范围公开选拔后备干部人选,严格选拔程序,逐级择优遴选,建立起科学规范、充满活力的后备干部工作机制,共选拔出20名年轻后备干部纳入街道“后备人才管理库”,并挂职社区书记或部门主任助理。
  通过开展“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宣讲比赛,珠海街道从社会治理网格员、便民服务大厅等各个基层岗位选拔15名青年骨干组成“红心向党”90宣讲团,通过赴社区、云宣讲等方式,立足本职岗位、青年视角,结合新区发展、街道愿景,讲述新时代珠海故事,传播正能量。

  >>精准施教<<
  实现“培”的精度

  珠海街道实施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计划,举办“午间大讲堂”,按照“以讲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干”的原则,以提升理论素质、锤炼业务本领、强化责任担当为主线,通过午间专家课堂、实地拓展训练营、课堂交流互鉴、调研总结擂台赛等“每月轮训”模式,组织街道中层干部和后备干部,从政治理论、党性教育、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高标准组建“忠诚型、进取型、创新型、专业型、智囊型”等“五型”青年干部队伍,提升青年干部的调查研究、改革攻坚等能力素质,打造“雏鹰成长”干部队伍建设品牌。
  此外,街道还推行“蓝青同心携手共进”计划,开展中层干部、青年干部“1+1”结对帮带,指导、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干事创业,通过对“蓝青”双方发展效果一线观摩、党员群众满意度一线测评、工作实绩一线考核,实现以“蓝”带“青”、“蓝青”共进。

  >>平台搭建<<
  激发“炼”的高度

  珠海街道在项目建设、村居改造、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攻坚一线,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平台、建舞台,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新活力,确保“项目在哪,队伍就炼到哪”。
  召集优秀年轻干部组建青年先锋突击队,在老党员、老干部带动下,深入一线参与重点项目保障工作,走村入户、与民沟通,成功化解征地拆迁中各类矛盾纠纷问题;在圣元液体蛋白饮项目、金科西海岸智造科技城项目、沈海高速扩建项目、刘家园马厂安置区项目、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项目等专项征迁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政策宣传的技巧、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公开透明规范的程序以及沉着应对冷静处事的态度,为街道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此外,珠海街道还成立“青青益家”志愿服务队,组织在街道挂职的选调生和驻区高校大学生,深入管区、社区、村庄举办“学长课堂”,为辖区青少年、村居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经验分享、学习诊断指导等公益内容,在充分调动年轻干部创业担当积极性的同时,为老城发展注入新活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