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医保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
珠海街道设立47个医保工作点,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本报记者董梅雪
“这个医保工作点设置得好!原来去医保窗口办理医保业务,来回要50多分钟。以后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政府又给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好事。”近日,家住珠海街道铁橛山路社区的周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
医保工作站(点)承载着阵地宣传、指导网上办理、业务代办及业务咨询等功能。5月份,珠海街道按照市、区加快推进基层医保工作站(点)工作要求,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制定了《珠海街道医保工作站(点)建设实施方案》,依托街道、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成熟配置,打造“医保+网格化”模式,建成了1个医保工作站和47个医保工作点。
记者在铁橛山路社区医保工作点看到,医保工作点的招牌十分醒目,在这里,可为居民办理包括医保关系转移、住院费用报销在内的多个医保事项,同时还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查询等服务。
“仅仅十分钟,工作人员就为我办好了手续。现在住院后医保报销在家门口就可以直接办理。”周先生说,“递交了身份证复印件、费用清单及银行账户等资料,整个手续就算完成了,只需回家等待审批通过,报销款便会直接打到个人银行账户上,真的非常方便。”
“我们大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实现医保服务现场办、就近办、家门口办,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切实增强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珠海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王桂玲说道。
据介绍,珠海街道47个医保工作点通过统一标识、统一制度、统一流程,规范服务场所、规范站点职能、规范服务队伍,努力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向基层拓展,确保群众在家门口“找得到人、问得清楚、办得成事”。
同时,为充分发挥街道医保工作站(点)便民利民服务功能,珠海街道主动服务寻求创新,在全区率先利用线上平台,在“珠海街道就业直通车”小程序设置医保工作站模块,逐步开发医保政策解读、医保工作点查询、线上办理业务等功能,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助推基层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下一步,我们会通过高标准建设提升医保工作站点,提高辖区医保工作站点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提升医保经办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不断提高群众在医保领域的满意度、幸福感,让参保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医保暖心服务。”王桂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