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科国晟燃气轮机产业园建成启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
新区燃气轮机产业聚链成势
□本报记者 李涛
“自主研制燃气轮机是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几十年来的一个梦想。我们坚持自主创新,成功完成了30兆瓦燃气轮机的开发,同时完成了产业园区建设,具备了燃气轮机装配和整机试车的能力。”日前,青岛中科国晟燃气轮机产业园建成发布会在古镇口核心区举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朱俊强在致辞中感慨道。
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发、中国船舶等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出席了发布会。青岛中科国晟燃气轮机产业园在古镇口核心区建成启用,标志着该项目已具备30兆瓦燃气轮机设计研发、整机装配、试验试车、运维和技术服务全链条核心能力。
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能源动力领域重大技术装备。青岛中科国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依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雄厚科研实力,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进集成创新与产品研发,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青岛中科国晟燃气轮机产业园建成启用,是青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携手中国科学院,以重器铸梦、逐梦蓝天、挺进深蓝的重大举措,必将带动燃气轮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有效支撑国家能源动力和重大装备发展。
青岛中科国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波表示,作为中科国晟的主打产品,30兆瓦级燃气轮机天然气管道压缩驱动型已稳定运行1600多小时。目前2万多平方米的装配分解厂房、联合厂房等已建成投用,产能达到20台/年。近年来,中科国晟勇担燃气轮机产业“链长”角色,牵头成立山东燃机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燃气轮机协同创新中心,聚集6家配套企业落地古镇口核心区,培养了16家山东企业成为供应商。“青岛燃气轮机产业轮廓显现,必将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肖波说。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同仁们勇于面对难题、敢于啃硬骨头,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为我国燃气轮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刘大响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燃气轮机研究领域的贡献表示肯定。他同时给西海岸新区和古镇口核心区点赞,“古镇口核心区在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具有很好的担当精神,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和燃气轮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自主创新科技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种融合创新模式在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西海岸新区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于2014年结缘,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新区轻型航空动力产业和燃气轮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部件到整机、从科研试验到装配量产多轮次跨越。“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项目成为全国“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首个开工项目,以轻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在西海岸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