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打造“驻街调裁庭”,延伸调解工作触角,黄岛街道——

服务沉下去,矛盾不上交


     黄岛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工作人员为民排忧解难。
  □本报记者 丁霞
  为深入推进“预防在先、调解为主、速裁支撑”体制机制建设,近年来,黄岛街道聚焦企业和群众“快速解决劳动争议”的需求,由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积极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接协调,在黄岛街道设立“驻街调裁庭”,对劳动纠纷、群企纠纷案件进行诉前调解。通过及时派出仲裁员入驻该街道,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快速导入速裁程序,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有效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诉讼获得感与法治体验感。
  >>建起“驻街调裁庭”<<
  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据悉,黄岛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成立之初,由于影响力不足,企业群众经常要耗时耗力到区级劳动调解部门寻求问题解决之道。为此,黄岛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通过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立委托调解机制,在黄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起全区首个标准化、规范化的“驻街调裁庭”,让群众在街道内解决纠纷的同时,逐渐打响了调解中心的知名度。
  近日,职工张某在收到原用工企业拖欠的8000余元工资后露出满意的笑容。“本案中,原告张某与被告企业于2022年签订劳动合同,由原告向被告提供物流运输工作。期间,因个人原因导致原告被辞退,双方就辞退赔偿问题协商无果,遂诉至我中心进行调解。”黄岛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调解员程先锋表示,该中心综合研判后联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员驻街进行调解。起初,由于双方对赔偿金分歧较大,调解工作陷入僵局。但仲裁员及调解员没有放弃,耐心释法疏导。最终,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金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书,被告现场支付原告辞退赔偿金。
  >>主动靠前服务<<
  把争议化解在企业
  此外,黄岛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还主动靠前服务,将调解工作延伸到商圈和企业。据悉,针对辖区已成立工会的企业,该中心安排调解员挂钩服务。同时,黄岛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平安建设中心等科室与挂钩服务的调解员相互联动,线上建立微信群分享调解经验,线下举办讲座培训调解技巧。目前,辖区企业超过80%的争议在企业内部即可得到化解。
  今年8月份,黄岛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接到多名劳动者就“小时工”工资问题申请调解。经了解,调解员发现这几名劳动者都是暑期通过中介进入辖区企业从事配件加工工作的大学生,相关企业认为“零工”按件计费是行业惯例,便在支付工资时只遵照行业标准,未遵守法律规定。对此,该调解中心立即联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由仲裁院派出仲裁员驻街共同参与争议处理。经过沟通协调,最终劳动者与企业达成调解协议。案后,黄岛街道通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相关企业在“灵活用工”等用工问题上出台建议文书,实现了“处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强化部门联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通过调解各类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黄岛街道相关负责人认识到,为企业群众解决问题,不能只靠街道自身力量。为此,黄岛街道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黄岛法院等部门加强沟通,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针对案情复杂、隐患较大的案件,相关部门即时通报、共享信息,有利于快速界定纠纷性质,明确主办部门。”黄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军表示,同时,在争议发生的萌芽阶段邀请仲裁、法律援助、工会等部门提出建议或共同处置,有利于将帮扶与化解同步进行,共同促进争议高效解决。
  接下来,黄岛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将围绕人民群众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充分发挥“驻街调裁庭”劳动争议纠纷调处的重要作用,创新一站联调、日研日调、速接速调、快裁快调、线上云调等调处新模式,通过更前端、更柔和的化解矛盾纠纷方式,不断靠前服务,有效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化解劳动关系风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