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过“公交爸爸”的爱心接力棒
真情巴士驾驶员郑黎会常年帮扶“春蕾女童”,受助人长大后将奖学金捐给空巢老人

郑黎会(左一)和萱萱(左二)到家中看望战金清夫妇。
□本报记者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刘卫杰
近日,青岛真情巴士集团K1路公交驾驶员郑黎会接到了长期帮扶的“春蕾女童”萱萱的电话,电话里萱萱表示,“我想把自己在学校获得的1000元奖学金捐赠出去,像您一直以来做的那样,为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传递爱心!”这个电话也揭开了一段暖心往事。
十余年真情帮扶>>
“公交爸爸”心系春蕾女童
2012年年初,郑黎会偶然结识了10岁春蕾女童萱萱。当时,萱萱上小学三年级,她的父亲患有脊柱炎,母亲常年打零工,家庭积蓄几乎全部用于给父亲治病,家中还有一个3岁的弟弟,一家人生活困难。
2012年3月,郑黎会第一次到家里看望萱萱,临走的时候,他将自己的电话号码交到萱萱手中并嘱咐道:“不要担心,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叔叔以后会常来看你的!”此后,只要有时间,郑黎会就带着零食和学习用品去看望萱萱。随着时间推移,郑黎会和萱萱一家人的关系日渐密切。
郑黎会还主动承担起了资助萱萱上学的任务,同为公交驾驶员的妻子崔秀花也十分支持丈夫。每年开学季,郑黎会都会给萱萱送去学费,从小学到高中,一年两次从未间断。高中时期,萱萱所在的学校需要住校,她每半月回家一次。回家时,看到很多同学都由家长接送,萱萱心里很是羡慕。一次探望中,郑黎会看出了萱萱的小心思,便对她说:“以后郑叔叔去接你。我保证,每次放学,郑叔叔都会在学校门口等着你。”从那以后,郑黎会又主动承担起了接送萱萱上学、放学的任务。生活中,郑黎会和妻子也对萱萱多加照顾,逢年过节以及萱萱生日时二人都会去看望。慢慢地,萱萱变得愈加自信,和“郑爸爸”“崔妈妈”愈加亲密。2016年,萱萱的爸爸提议:“以后你就叫郑叔叔为‘干爸爸’吧!”从那以后,郑黎会便多了一个记挂在心的“干女儿”。
十余年耳濡目染>>
“真情女儿”续写爱心故事
懂事的萱萱没有辜负郑黎会夫妇的爱心,2022年,她成功考入四川传媒学院,成为一名大一新生。去年看着一年1万多元的学费,萱萱曾经一度不想继续上学,郑黎会得知后用一句“我供你上学”打消了她的顾虑,为她垫付了学费。入学一个月后,萱萱用勤工俭学挣的钱购买了手套和围巾,并写了一封感谢信寄到郑黎会的工作单位,才让这段持续十年的爱心故事被大家知晓。
萱萱在信中说:“能够来到这里上学,离不开您的支持和鼓励,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不可能有机会体会这精彩的大学生活……业余时间我也和您一样,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封信是萱萱对“郑爸爸”的汇报,也是对郑黎会发自肺腑的感恩。
萱萱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努力上进,大一学年便获得了奖学金。她了解到,除了自己,“郑爸爸”还帮扶了3位空巢老人和其他“春蕾女童”、特殊儿童,而且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郑黎会“但行好事,不求回报”的义举,萱萱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她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像“郑爸爸”一样传递爱心。近日,萱萱对郑黎会说:“受您的影响,我想把奖学金捐赠出去,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向您学习,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
十余年温暖陪伴>>
“临时儿子”情暖空巢老人
战金清夫妇是郑黎会与崔秀花长期帮扶的两位空巢老人。近日,萱萱在与郑黎会的聊天中偶然得知“郑爸爸”要去“战爷爷”家中进行探望,便提出要一同前去。
萱萱并不是第一次见战金清夫妇,老两口因萱萱的到来而更加开心,也视萱萱为自己的亲孙女。“战爷爷、崔奶奶,这是我在学校获得的奖学金。郑爸爸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我也想像他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钱虽然不多,但这是我的心意,希望您能收下。”萱萱双手将奖学金递给了战金清夫妇。
战金清的老伴崔大娘眼含热泪握着萱萱的手说:“孩子,奶奶和爷爷谢谢你,你是个好孩子!黎会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我和你爷爷都十分感恩,你要跟着你郑爸爸好好学,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十余年的无私帮扶,郑黎会和崔秀花早已把他们当作家人。
聚沙成塔,小善举能释放大能量,点滴奉献也能汇成爱的海洋。郑黎会夫妇无私奉献温暖老人孤寂生活,呵护孩子向阳成长,托举起“春蕾女童”的求学路。郑黎会的家庭并不富裕,却累计支出16万元用于公益事业,他先后获得“山东好人”“青岛市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被《雷锋》杂志称赞为“新时代的雷锋”。
■记者手记
有一种温暖叫爱心传承
公益需要传承,爱心需要传递。耳濡目染的萱萱因这十一年的真情帮扶而懂得了感恩和回馈,她的爱心义举,让温暖继续传递,让爱意持续流淌。
事实上,郑黎会只是真情巴士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在真情巴士,由职工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队伍共有20余支,集团一半以上的职工注册成为了志愿者。他们进社区、进学校、进站台、进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每年有1.2万余人次参与扶危济困、尊老爱幼、交通疏导、义务献血、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活动,为城市文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新区城市文明的靓丽风景线。
美丽举目可见,幸福触手可及。放眼西海岸,一场场志愿服务精彩纷呈,一个个身边好人层出不穷,一股股正能量不断汇聚,文明新风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吹进百姓心田,滋润千家万户,塑造出文化新区、文明新区的独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