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15黄大路大夼至宝山段大中修工程主体完工通车
打造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

黄大路大夼至宝山段大中修工程主体完工。
□记者 董梅雪
通讯员 蔡媛 张玉玺 报道
本报讯 10月30日,随着黄大路宝山镇的最后一块工程围挡被拆除,S215黄大路大夼至宝山段大中修工程主体顺利完工,实现通车。
据了解,S215黄大路大夼至宝山段大中修工程起点位于灵珠山街道大夼村,终点位于宝山镇西,全长15.222千米,设置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60千米/时,路面宽度20米,路基宽度21.5米,为西海岸新区重要的一级公路路段,被列入新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
该工程自今年2月份开工以来,区交通运输局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路况复杂、车流量过大和周边群众出行不便等难题,精准施策,科学调度,完成了车辆有序分流,保证了施工进度,工程如期完工。
“黄大路是前湾港区的重要疏港公路,道路两侧大都为居民区、厂区,车辆人群往来密集。经调查,道路昼夜交通量达1.3万余辆,其中小客车占48%、货车占49%。为此,我们科学编制了交通施工调流方案,尽量避免工程施工给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区交通运输局项目负责人孟庆军说。
据悉,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多次开展现场调研,走访沿线企业、村庄等67处重点区域,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40多条,建立重点位置模型和交通调流动态模型,通过模拟行车流向、行人行走路径,直观掌握车流量的运动轨迹及交通畅堵情况。随后,根据分析道路通行能力与施工环境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关系,编制了可行性交通组织方案。在此基础上,该局邀请交通调流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交警部门进行专业评审,进一步完善方案,将施工对周边企业和群众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要想把路修好,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为此,工程项目部的大屏显示器上投放了12个区域画面,实时投放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交通状况,多名专职交通疏导员全天候轮班指挥交通,如遇突发应急事件,能第一时间指挥巡查人员进行处置,大大提高了应急处突能力。该局还通过BIM技术模拟,增设提示牌、限速牌、警示牌、诱导标、太阳能交通机器人等12块,在3处重要路口增设语音提示、爆闪灯、交通信号灯等设备,提醒过往行人及车辆注意避让施工路段,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S215黄大路大夼至宝山段大中修工程完工后,可有效改善路容路况,为公路提质增效,使道路周边的企业和群众出行更加顺畅便捷。同时,对加强新区北部城乡间的交通联系和西部乡镇的产业振兴也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