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交通运输局等四方党建共建,搭建会商协调、破解难题的桥梁纽带
“政产学研”合作,添彩“美好出行”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崔涵章 刘晟坤
产业链上下游结对共建,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深入拓展道路运输行业“信易+”工作,构建政产学研协同机制……今年,中共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委员会、中共青岛真情巴士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中共青岛交通职业学校总支部委员会和中共青岛市道路运输协会支部委员会“政产学研”四方代表进行“驿路同心 美好出行”党建联盟签约,搭建起会商协调、破解难题的桥梁纽带。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政产学研”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校企合作<<
开创协同育人新局面
近日,青岛真情巴士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举行了2023年度修理工技能大赛,比赛共分为3个类别10个比赛项目,59名在岗人员参加了比赛。
在“发动机部件测量赛区”,只见工作台上摆放着汽车发动机曲轴和活塞等部件,选手们仔细测量并记录数据。在“宇通纯电动车辆整车排故赛区”,选手们全神贯注,有的查看故障汽车电路图,有的测量电压、电流等数据,有的钻进驾驶室查找电线线路。与此同时,其他选手也在进行其他项目的比拼。
“汽车维修工需要准确判断车辆故障原因并快速解决问题。现场比拼发动机部件测量,就是为了考察选手的基本功,通过精密测量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部件。而整车故障排除,则是实打实考验选手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要在15分钟内解决故障,对于选手来说,既考察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又考察了动手能力。”担任大赛评委的青岛交通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陈继进说。
修理工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是党建联盟引领下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缩影。在区交通运输局的牵头下,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积极协调校企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青岛交通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和“青岛真情巴士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校企合作中,青岛交通职业学校的老师发挥专业优势,定期到真情巴士汽车维修公司为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学生也走进企业实习,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便民惠企<<
拓展“信易+”应用领域
“以前没有觉得信用评级有多大作用,这次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信用评级带来的好处,我们以后要继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评级,增强竞争力。”在享受“信易+维修”服务后,澳隆(青岛)供应链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激动地说。
据了解,该企业负责人偶然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信易+维修”的宣传推送,想到自己企业名下有20多辆货运车辆,每年需要花费不少维修费用,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青岛真情巴士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诉求后,工作人员查询得知企业信用评级良好,符合要求,于是双方签订了维修协议,让企业享受到维修保养工时费减半优惠和附加免费检测服务。
今年,区交通运输局积极拓展“信易+”应用领域,在已推行“信易批”和“信易行”的基础上,再推出“信易+维修”应用案例,该场景面向上年度质量信誉考核结果为AAA级的道路运输企业及法定代表人以及上年度获评国家、省、市级个人荣誉的青岛市民,提供车辆维修折扣优惠和其他便利服务。
在便民惠企的同时,青岛真情巴士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服务效能也在不断提升,擦亮信用这块“金字招牌”。9月,在区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青岛真情巴士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入选青岛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
下一步,“驿路同心 美好出行”党建联盟将围绕服务企业、培育人才等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深入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深度融合,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长效机制,护航新区道路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