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余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到会洽谈交流,观展人数超15万人次……为期四天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西海岸新区圆满落幕
实力圈粉,新区好品“借台唱戏”闯市场

肖圣君向记者展示帝王蟹。□记者 王雪 摄
□本报记者 王雪
本报通讯员 薛顶
11月12日,由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西海岸新区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农交会以“奋进新征程、强农促振兴”为主题,统筹公益属性和市场化方向,推进“综合展、专业办”,近3000家企业携2万余种产品参展,3万余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到会洽谈交流,观展人数15万余人次,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品牌打造。
本土好农品借会出圈
“这个帝王蟹鲜度好,饱满度也很不错,可以长期供货吗?”来自河北的客商杨春龙捧起青岛鲁海丰集团展柜里的帝王蟹咨询道。11月12日上午,虽然已是本届农交会的最后一天,但是西海岸新区展区依然火爆。
因从事自助餐饮行业多年,杨春龙对高端水产品研究颇深,只见他仔细掂量着手中的帝王蟹来确认分量,随后轻捏蟹腿感受肉质。“分量足且蟹腿紧实,这样的帝王蟹肉质往往比较鲜美,是难得的好货。”杨春龙说。随后他与青岛鲁海丰集团副总助理肖圣君互留了联系方式,准备进行后续的合作洽谈。
“江苏常州的客户对我们的刀鱼、鲅鱼等经济鱼类很感兴趣,我们还与胶州的一家大型商超达成合作共识,或在他们商场设置鲁海丰专柜,或他们以采购的形式进行自主销售……”肖圣君与记者分享着参展以来的意向客户。
在品鉴区,龙泰茗茶负责人刘洪美正在冲泡海青茶,四溢的茶香吸引了不少参会人员驻足观看、品茶、询价。“老远就闻到这个茶香了,走近来看原来是海青茶。刚尝了一杯,味道很不错。”现场品了一杯后,来自莱西的参展商张丽颖对海青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农交会作为国家级展会,平台足够大、足够广,这是让大家看到海青茶、了解海青茶的好机会,希望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让海青茶被更多人喜欢。”刘洪美笑着说。
“农交会”这个平台不仅为参展企业拓宽了销路,同时也将新区特色农产品呈现在了广大消费者面前,向八方来客展示了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助推新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新区展团荣膺最佳设计奖
在大会宣布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佳设计奖名单中,青岛西海岸展团位列其中。
作为本届农交会的承办地,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持续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培育出黄岛蓝莓、海青茶、大村香菇、琅琊鸡、灵山岛海参等众多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区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30个,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品牌11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12个、市区知名农产品品牌82个。
本届农交会,新区搭建起300平方米的特装区,组织全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加工业、新技术产品等领域的30家品牌企业,将涵盖粮油、瓜果、蔬菜、茶叶、水产品、畜禽产品等六大类近160个品种的产品搬到展会现场,全面展示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大会务实简约成效足
本届农交会坚持务实简约安全办展,注重实绩实效,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场主体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本届农交会设置了农垦、地标农品、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等11个展区,北大荒、首农、先正达、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浪潮集团等百余家大型企业参展。
有力推进了农业品牌建设。展会期间开展了农业品牌推介、中国农垦品牌发布推介等50余场产销对接和品牌推广活动。设立品牌推广中心,联合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农村杂志社、京东、抖音、快手等举办各类公益展示推广活动,涉及千余个品牌农产品。
国际化取得了务实成效。本届农交会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35家企业参展,近30家大型国际采购商到会,与广东、贵州、山东、湖北、青海等多个省份的企业签订了采购合同,涉及水产、果蔬、茶叶等多个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