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体检”为企业“治未病”
新区惠企法律服务团队主动送法上门,为中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李宛遥
本报通讯员 梁紫萌
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用工关系层出不穷。为帮助新经济企业建立起规范、系统的用工管理模式,近期,西海岸新区惠企法律服务团队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律师主动走访位于新区的一家文化传媒企业,为该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并根据山东省《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为企业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助5000元,将惠企政策直接快速送达企业。
律师上门“治未病”
位于新区的这家文化传媒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在抖音、快手、微信、新浪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布作品的网络创作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劳动用工性质因工作需要而各有不同,存在较大法律风险。
惠企律师在走访该企业时,从开展法治体检访谈入手,与企业负责人充分沟通,并结合企业提供的法治体检材料清单,对企业用工方面的特殊需求和当前维持团队稳定所存在的困难做出“诊断”。
惠企律师在讲解中表示,新经济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维持核心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二是要完善长期工、短期工、兼职工等不同工作性质员工的薪酬制度,三是对不同用工形式须承担的法律责任要界定清晰。
表里兼顾“开良方”
在企业的要求下,惠企律师根据青岛市《企业劳动人事合规工作指引》,对企业现存的临时雇佣合同、退休返聘协议、校企合作协议等合同模板重新进行修订补充。此外,惠企律师还建议企业对不同用工模式采取制度化管理,如对核心业务可采取全日制用工,对辅助性和非长期业务可采取非全日制用工,对其他边缘业务可采取兼职、劳务外包等灵活用工模式,并为不同劳动模式匹配了相对应的劳动合同模板。
惠企律师帮助企业将劳动关系全流程合规管理嵌入企业规章制度和组织架构中,帮助企业搭建起了合规用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劳资纠纷发生。
惠企政策添底气
在为企业“法治体检”的过程中,惠企律师发现该企业上年度裁员率较低,经认真核查企业上年度参保缴费、裁员率等信息,惠企律师认为企业完全符合山东省《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中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条件。
在惠企律师的指导下,企业完善了《稳岗返还申请诚信承诺书》,并通过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申报企业年度参保缴费、裁员率等信息。最终,惠企律师成功帮助企业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助5000元。
惠企律师还向企业详细讲解了其他实用性较强的政策,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就业补贴政策等。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补助不在多少,但是能让中小微企业真切地感受到政策的暖流,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下一步,西海岸新区惠企法律服务团队将继续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法律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