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持续深化“跨域通办”机制,打造智慧化政务服务新模式

让异地办事越来越简单


  市民在跨域通办专窗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 陈蔚
  本报通讯员 王慧

  很多市民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只因不少政务服务事项无法“异地网上办”,只能“返乡跑断腿”。而如今,西海岸新区正逐步打破地域阻隔和信息壁垒,让“异地办事”变得越来越简单。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势,通过打造“跨域通办联盟‘云牵手’+线下专窗‘云见面’”的异地通办运行机制,有效解决联盟成员之间信息沟通、数据共享、业务推送等线下机制协调难、沟通不畅等问题,为“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工作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西海岸经验”。

  成立通办联盟>>
  探索区域间长效合作
  为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携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市南山区、成都市青白江区以及山东省内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务服务单位,签署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组建“云牵手”通办联盟。以“跨域通办”为契机,探索建立区域间长效合作、共享、互惠机制,推动各合作单位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在落实好国务院公布的‘跨省通办’清单基础之上,侧重强化成员间信息沟通、数据共享,重点探索业务精准推送办理,实现了政务服务供给与企业群众需求的有效衔接。在提升线下专窗工作效率和精准性同时,申办人异地办体验感也进一步增强,可有效破解困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难点问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徐本宁介绍道。截至目前,“云牵手”通办联盟成员涵盖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600家政务服务单位。

  研发专窗平台>>
  开启跨域业务“云见面”
  日前,身在济南市市中区的孙女士不到半天时间就变更了在西海岸新区注册的分公司负责人。“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咨询,没想到真的就给办成了!”孙女士高兴地说道。如此高效、便捷的服务得益于新区自主研发的“跨域通办专窗平台”。
  新区聚焦建立“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线下专窗有效沟通合作机制,研发“跨域通办专窗平台”,为线下通办专窗搭建“云见面”办理通道,实现专窗间“在线收发资料、实时视频通话、远程指引填报、多地携手联办”。同时,线下专窗可借助该平台为申办人提供与异地审批人员“面对面”咨询交流、填报指引等服务,大幅提升了企业群众异地办事的体验感、满意度。
  “即时、可视、精准的‘云见面’联办模式,提高了通办业务的时效性、精准性。”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指导科负责人于红梅说。

  搭建云端专区>>
  打通全国自贸直办通道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在“跨域通办专窗平台”开设全国自由贸易区特色板块,以青岛自贸片区为签约主体,在全国率先发起创建“云端自贸审批服务联盟”,积极探索实现自贸区间线上“面对面”可互动业务直办,协同推进区域间审批服务一体化发展。
  “云端自贸审批服务联盟”把各省自贸片区、经济功能区拉入“审批服务朋友圈”,并通过“跨域通办专窗平台”,在“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三种跨省通办业务办理模式的基础上,搭建异地办事“云见面”通道,创建“事项动态管理、服务高效协同、跨域精准推送、帮办代办兜底”的跨域通办新模式。截至目前,“云端自贸审批服务联盟”已将全国16个省份的34个自贸片区发展为联盟成员,有效推动了区域间政务服务互联互通和创新成果共享。
  另外,新区借助“跨域通办专窗平台”,于全市率先将跨域通办窗口向镇街延伸,梳理形成“83项镇街办+45项区级云指导”通办事项清单,通过跨部门、跨层级联动,最大程度实现了跨域事项基层就近可办,形成了全区“多点受理、上下联动、云上审核、就近通办”全域服务新模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