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实施“三个突破”,打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发展模板

念好念活“土地经”,打开发展新空间


  通过“微更新”,易通路林下共享空间变身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仪博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推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年初,在自然资源部公布的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认定名单中,西海岸新区成功上榜,为全市唯一上榜区市。4月份,在全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授牌工作会议和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理论与业务培训班(第4期)上,新区作典型发言。
  紧扣“高质量”这一关键词,新区通过实施盘活土地资源有突破、土地数智化管理有突破、土地长效保护有突破“三个突破”,积极探索土地高效利用的新途径、新机制,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总结出一套“新区经验”,打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发展模板。

  用活体制机制创新“主抓手”
  破解用地难题
  盘活土地资源有突破

  创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对于构建自然资源高效利用新格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区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标准地”出让、“双合同”监管,不断探索土地复合利用新模式,以空间综合利用激发内生驱动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自区土地高效利用攻坚行动指挥部成立以来,新区探索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三维立体数字化评价系统,采取“依法收回一批、统筹收储一批、嫁接利用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完全市场化出让一批、政策激活一批、起诉应诉一批、查处惩处一批”等“八个一批”处置举措,通过限制闲置土地抵押、股权转让、过户,防止出现蓄意囤地、炒地。同时,实施“双合同”监管、预警督导机制,从源头上遏制新增闲置土地。2022年以来,新区共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土地4.9万亩。
  围绕王台老工业区、青岛自贸片区、董家口化工园区三大重点低效片区,新区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并纳入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体系,整体评估、统筹谋划、成片征迁,加快形成北部“芯屏产业新城”、中部“航贸金科创高地”、南部“全国超大化工园区”新局面。三大片区累计腾挪土地1.9万亩,保障了京东方青岛生产基地、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融安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目前,青岛自贸片区重点低效区域改造正持续推进,约18万平方米的存量工业、物流厂房改造热火朝天,“航贸金”项目城市设计荣获“山东省十佳优秀城市设计案例”称号;今年9月,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揭牌,已落地总投资912亿元的重点项目65个。
  位于古镇口核心区的中国科学院金属所高端轴承青岛示范基地项目为土地混合利用提供了有效借鉴。在项目前期土地规划阶段,新区探索“工业+科研”土地用途混合利用新模式,实施精准灵活的空间配置,在一宗地范围内实现生产、办公、研发各项功能集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建成投产,投产后将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金属所高端轴承青岛示范基地项目部经理杨俊林介绍说。
  位于隐珠街道易通路的林下共享空间,通过“微更新”的方式,对边角绿地进行局部改造与优化,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城市公园作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质量与氛围对群众生活品质有着重要影响。项目旨在通过‘微更新’的方式,对边角绿地进行局部改造与优化,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求,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易通路林下共享空间项目负责人周锋说道。
  除此之外,新区还利用批而未供的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和停车场,统筹中小学操场地下空间进行多功能开发,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拟定国有建设用地弹性供应实施办法,打破工业用地公开出让50年的年限限定和单一的出让方式,为中小企业依企业生命周期取得土地开辟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

  落子数字赋能“关键棋”
  弈活数字化联动
  土地数智化管理有突破

  坚持数字赋能引领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新区在全省率先建设“自然资源数字化协同平台”,强化区政府、功能区、镇街、各部门之间的数字化联动,形成全区土地“一盘棋”,集中优势资源加快重大项目选址落地。
  为提升自然资源数据服务能力,新区全面整合各类自然资源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治理,强化属性、图形的密切关联,建立汇聚、管理、交换一体化活化管理机制,形成“底数清”“底图准”“聚融通”的自然资源数据体系。通过集成土地、规划、林业、耕地、生态红线、不动产等30余类数据,在全区实现自然资源数据开放、透明和共享;采用地类追溯算法,对项目选址从空间和时间维度追溯往年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让土地资源管理更加明白、精准、权威。
  通过整合优化业务,新区自然资源全业务管理不断提质增效,土地征收、农转用报批、土地供应等自然资源业务全流程可在平台线上办理,实现项目补正一次告知、基层镇街一次补正,在提高报件规范性的同时,减少了跑腿次数,办理时间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理人、审核意见、办理时间等详细信息还可全流程留痕,通过短信提醒和流程查看功能,办理进度一目了然。随着打通区发改局、区财政局等10余个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推动了线上数字化协同联动和数据共享,项目准入条件一次办结,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选址落地速度。

  打好执法监管“组合拳”
  严守耕地红线
  土地长效保护有突破

  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关口前移、上下联动,新区建立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零容忍”遏制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实现耕地保护走在前列,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经验在全市推广。
  通过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新区优化设立专项领导小组并实体化运行工作专班,创新建立违法用地“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分季度、年度对违法用地形势和查纠整治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在全区范围内公开通报,激发属地整改的主动性,推进违法违规用地问题整治,全面压实各级各部门管地用地责任。
  同时,新区制定全区田长分布“一张图”,实现“田长+网格员”动态巡查监管,并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监管”系统,利用无人机“立体巡查”优势,强化日常执法巡查监管效率。鼓励群众利用“鲁地云”客户端和微信“随手拍”小程序等多种形式,提供自然资源违法违规线索。通过推进“技防”与“人防”结合,实现耕地用途“全域、全时段”动态监测,压紧压实属地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和部门责任,积极推动各类问题排查与整改落实。今年1-9月,卫片新增非农建设违法占用耕地面积8.37亩,新增违法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历年同期最低。
  通过健全执法整改机制,新区各大功能区、镇街督促违法问题整改落实,织密执法监管“一张网”,有效提升了各项工作的准确性、时效性。同步开展土地卫片图斑核查、违法图斑整改工作和变更调查、卫片执法工作,将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关口前移。对新增违法违规用地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严格执法、以案促改,全面从严从快、不折不扣推进违法用地整改工作,牢固树立依法依规用地理念,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为新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