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党代表,大场镇围山河村党委书记、南辛庄网格党支部书记徐勇——
带领乡亲种出“莓”好“钱”景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是徐勇不变的初心。
□本报记者 梁玉鹏
“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要为老百姓谋福利,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这是区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大场镇围山河村党委书记、南辛庄网格党支部书记徐勇向全村老少爷们作出的承诺。
自任职以来,徐勇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两委”班子大力发展草莓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带动草莓种植户年增收360余万元,实现了村庄脱贫摘帽,村庄事迹被中组部收录“脱贫攻坚案例”。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西海岸新区首批“乡村振兴英才”等荣誉称号。
大力发展草莓产业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过去的南辛庄,村里虽有种植草莓的传统,但由于多为散户种植,且因传统草莓大棚抗风险能力较差,久久不成规模,群众生活相对困难。
徐勇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深刻认识到要想实现村庄发展,离不开坚强的党员干部队伍,离不开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他带领“两委”一班人多次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经过反复考虑和论证,确定了发展壮大草莓种植产业的致富道路。
为彻底改变南辛庄草莓种植现状,实现群众致富增收,徐勇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合作化生产,规模性经营”的理念。确定发展思路后,他在全村叫响“我是党员我带头”口号,发动村干部、党员流转土地,建设新式草莓大棚。通过努力,南辛庄一举建成了占地200亩的草莓园区,并采用新技术统一建设了45个现代化“无柱钢管棚”,第一年便实现草莓生产突破50万斤,总产值近1000万元。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提升草莓种植效益
为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徐勇大胆探索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在原有园区的基础上,先后盘活、吸引多家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入驻园区,探索形成了“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合作化生产体系。
同时,为实现草莓种植效益最大化,徐勇带头探索实施“互联网+”战略,吸引两名大学生返乡进行农村电商创业,先后在淘宝网及微店开设店铺4个,实现草莓远销西至甘肃、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等10多个省份。在此基础上,联手山东省老年旅行社、青岛交运集团等单位,推出农旅项目,吸引游客进村,体验采摘乐趣。
为进一步提升南辛庄草莓的知名度,徐勇注册了“从荣草莓”品牌,并多次参加市、区农产品评比展销。“从荣草莓”先后获评青岛市优质农产品品牌、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公用品牌、“瑯琊榜”优质农产品品牌等,入选《山东乡村旅游手册》《青岛市名优农产品品牌名录画册》,南辛庄也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围山河村党委书记,徐勇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听取村民意见建议,了解村民所想、所盼、所需,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在徐勇的积极争取下,村庄整修7条生产路、硬化3条主干道,并对全村厕所进行改造,新建垃圾箱等设施;在每个自然村安排专人担任保洁员,在每户门前放置垃圾桶,努力为村民创造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重组草莓采摘园,实现统一种植、管理、销售;提档升级甘薯种植加工产业,流转200亩土地用于甘薯种植加工,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做好困难群体帮扶工作,为5户困难学生家庭捐赠5000元助学金及学习生活用品,联系并鼓励本村在外创业青年为村庄老人送温暖,激发在外青年参与家乡建设、回馈街坊邻里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百姓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徐勇表示,下一步工作中,他将继续履行好党代表的职责,牢记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的初心,努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